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摩亚 >> 萨摩亚发展 >> 正文 >> 正文

51岁,他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单人单帆环

来源:萨摩亚 时间:2022/4/15

单帆航海的先驱者

一八九五年四月,美国航海家、探险家、船长约书亚·斯洛克姆改装拥有百年历史的废弃无动力帆船浪花号,独自驾驶该船从波士顿出发,历时三年两个月零两天,航行四万六千多英里,遭遇无数艰难险阻,经历多场风暴考验,成功完成单人驾驶无动力帆船绕行地球一周的壮举,平安返航。

约书亚·斯洛克姆船长

《一个人环游世界》是“远行译丛”最新出版的一集,是斯洛克姆对这趟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亲笔记述,既有对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的幽默观察,又有对险象环生的海上冒险的真实描写。约书亚·斯洛克姆创造了一项了不起的航海记录,也留下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冒险故事。

浪花号在澳洲沿海(根据照片绘制而成)

远行译丛

《一个人环游世界》

[美]约书亚?斯洛克姆著

麦倩宜译

选摘:

失败的渔夫及计划航行全球一周

我驾着新船花了一季的时间在沿海捕鱼,结果发现自己连在鱼钩上装饵的本事都没有。最后,拔锚扬帆出海的兴奋时刻终于来临。我已下定决心要航行全球一周。一八九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的清晨,和风徐来,到了中午时分,我便拔锚升帆,从浪花号停泊了一整个冬季的波士顿出航。十二点的笛声一响,浪花号便满帆疾驰出港。她驶离港边用短木板搭建的码头,迎向海洋,冲劲十足地驶出港口,轻快地超越一艘艘渡轮。她驶过东波士顿外侧码头时,一名摄影师正好拍下她杆顶的旗帜舒展飘扬的英姿。我脉搏加速,步履轻快地在和风吹拂下的甲板上漫步,自知此去将投身深具意义的冒险行动,绝不回头。此次出海,我并未征询任何人的意见,因为有关出航之事我有权听自己的。我曾在波士顿码头目睹一艘大型汽船威尼斯人号在船长的指挥、大批水手的操控下竟然受困港口并毁损——由于撞上暗礁,船身断成了两截。此事令我印象深刻,体会到即使有一船顶尖的水手可能还不如我单枪匹马来得稳当。于是,在我独自航行的第一个小时,我就可以证明浪花号的表现至少强过人手充足的威尼斯人号,因为我航行的距离已经超过那艘大汽船了。浪花号如仙子般安静地滑过海面,驶出海湾,我高声对她说:“引以为戒啊,浪花号,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从波士顿到格洛斯特

风再吹起,浪花号绕过迪尔岛,以七海里的时速前进。她行经迪尔岛,朝格洛斯特航去,准备前去采购渔获。马萨诸塞湾的海波迎着浪花号,围绕着她欢乐起舞,一起一伏地冲击着船首,化为万千细碎的水花,犹如一颗颗闪烁的宝石挂在她的胸前。这真是美好的一天,阳光明朗耀眼,每颗飞溅至空中的水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都化为璀璨的宝石。浪花号果真船如其名,前行时船首一直挂着浪花珠串,仿佛挂着一串串项链,但随即又将珠串抛在身后。我们都见过水花在船首形成的迷你彩虹,但那天浪花号船首的一弯彩虹却呈现出我从未见过的美,宛如她的守护天使随船出发、护佑航程。我在海上可见识到了!

浪花号很快赶超勇敢纳罕特号的舷侧,接着把马布尔黑德号抛在船尾。还有许多船只同时出海,但没有一艘船追得上飞也似的浪花号。行经诺曼的悲伤号时,我听见船上传来沉郁的钟声,接着紧挨着双桅帆船金星号触礁的地点而过。一艘船的残骸横陈在一旁的海滩上,任凭风吹雨打,骄阳曝晒。风势继续增强,我将主帆基部的凹口固定,好放松舵轮。因为在我把主帆固定好之前,我几乎握不住舵轮。风势极强,我前方的双桅帆船放下所有帆叶,光着桅杆疾驰入港。浪花号与这艘陌生的船只擦身而过,我看见那船上的部分帆叶竟然不见了,许多破损的帆布条悬垂在索具上,显然饱经暴风雨摧残。

我驶向格洛斯特港内一个可爱的小海湾,再一次将浪花号打量一遍,估量这趟航程,同时衡量我的感受。那个小海湾覆满水花,洁白似羽,我的小船驶入湾内,沐浴在白花花的水沫中。这是我航海以来初次独自驾船驶入港湾(不论船只大小)。几名老渔夫跑到码头上,眼看着浪花号就要直直地撞过去。我根本不知道这场灾难是如何避开的,只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放开舵轮,快步上前降下船首的三角帆。不消说,船身自然在风中回转,接着向前侧靠到码头上风角落的系船杆旁。然而,她的动作轻柔之至,连一枚鸡蛋也不会击碎。我从容不迫地穿过泊船杆的绳索,下锚、停船。

这时,一名渔船老船长不禁大声说:”就算你有一吨重,也没法做得更好!”其实我的体重不到一吨的十五分之一,但是我一言不发,只是做出若无其事的表情,意思是”喔,那没什么”。此时,在好几位全世界经验最老到的水手的注视下,我只希望自己不要脸色发青露了怯,我还打算在格洛斯特待上几天呢。如果我此时开口说话,一定会露出马脚,因为我还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张罗航程所需物品

我在格洛斯特大约停留了两个星期,在那里张罗航程中需要的各项物品,大部分都备齐了。码头主人(浪花号和许多渔船都停泊在他的码头上)把鳕鱼干和一桶油放在甲板上,以镇住风浪。这些老船长对我的航程颇感兴趣,他们送给浪花号一份礼物:一盏渔夫自制的提灯。我发现这提灯的灯光照得极远。说真的,如果哪艘船会撞上发射出如此强光的船,那八成也会撞上灯塔船(航路标志灯船)。一名老渔夫断言我航行时一定用得上一支鱼叉、一支挪威长鱼叉和一张浸网,于是我也全部备妥。还有人从海湾对岸运来一桶铜漆,这东西最能防止海藻及贝类黏附船底。这桶铜漆很久之后还派上了大用场呢!趁着浪花号停在岩岸上的时候,我立马在船底刷上了两层铜漆。

半条渔船充当救生艇

为了另备小船随行,我把一条遇到过海难的小渔船横剖为二,将有船底的那一半倒扣在浪花号甲板中央充当救生艇。我把这艘小渔船的帆桅升降索加上吊钩,改装为滑轮吊索,轻松地将小船从船首钩起。如果把整条小船放上甲板,不仅太重而且碍手碍脚,很难独自操作,再说,甲板上也放不下整条小船。有半条船总比没有的好,而且对于我一个人来说,半条船已经绰绰有余。我还发现这半条小船正着放时可以充当洗衣槽及浴缸。没错,我的这半条小船在这趟航程中还大大出名了。后来,我到了萨摩亚群岛,在当地雇了一个洗衣妇,她一眼就看出我的这项新发明远远胜过传教士带到群岛上的任何新奇洋玩意儿,于是,一定要用这半条小船来洗衣服,不答应她都不行。

现在,我担心的是缺少航海天文钟(又称经线仪)。最新潮的航海观念认为,水手若没有天文钟就会在海上迷失方向,而我不免也陷入这种思考模式,拿不定主意。我的旧天文钟性能不错,但很久之前就坏了,修理得花上十五美金。十五美金啊!我有充分的理由把旧天文钟留在家里,一如荷兰人把船锚留在家里。我已经有了大提灯,波士顿的一位女士也送了我一盏双灯口的船舱灯,晚上船舱里就靠它照明。经过我的一番巧思设计,这盏灯在白天还可以当炉子用呢。

斯洛克姆船长的天文钟

从格洛斯特航行到新斯科舍

张罗好这些后,我再一次准备出海,并于五月七日扬帆启航。由于码头拥挤,回转空间有限,浪花号正欲前行时,擦撞到港内水路上一艘老旧斑驳的船只,把对方刮掉一块漆。这艘船正用油灰填缝及上漆,准备在夏季出航。事发后,油漆工人立刻怒喝道:”谁来赔偿?”我连忙回答:”我赔。”这时,一旁的青鸟号船长开口了:”还有大桅帆操纵索。”他的意思是错不在我。其实,即使要赔,油漆钱大概也不会超过五美分,但那艘旧船的船长却和青鸟号船长争执起来,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压根忘了起初为什么争吵。总之,后来我也没有收到赔偿的账单。

我从格洛斯特起航时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浪花号即将驶出海湾,眼前的景象令人振奋。只见一座高大厂房前飞舞着一片手帕与帽子,从建筑顶楼的窗口探出一张张漂亮的脸孔,这些人全都含笑向我喊道:”一路顺风。”有些人高声问我要驶向何方、为什么独自出海。为什么?当我作势要将船驶向他们时,几百双手臂立刻朝我伸来,齐声喊我过去,但是船有撞岸的危险哪!浪花号迎着轻柔的西南风驶出海湾,约在中午时分绕过东方岬,同时受到真诚的致敬——这是她在格洛斯特接受许多亲切招待的临去秋波。出了岬口,海风逐渐增强,浪花号平稳前行,很快便远离撒切尔岛的灯火。接着,依照罗盘调整方向朝东航行,绕到卡舍斯暗礁及阿曼礁群以北。我坐下来重新斟酌一遍,再一次自问绕过暗礁群的做法是否为上策。我确实曾说过要驾着浪花号航行地球一周,”绝不考虑海上的风险”,但那只是兴头上说说罢了……然而,我受制于自己签下的”租船契约”1,还是继续航行。傍晚时分,我迎风而行,将鱼钩挂上饵,在卡舍斯暗礁边缘将饵放入一百八十英尺深的水中捕鱼,直到天黑才收网。结果成果颇丰,捕获三条鳕鱼、两条黑斑鳕、一条狗鳕,最棒的是还有一小条比目鱼,这些鱼全都肥美生猛。我心想,这地方很适合多捕一些渔获,于是取出一个船锚,把船固定在迎风面。海流是西南向,和风向相反,我有把握即使到了早上,浪花号仍会停留在礁石岸或不远处。接着,我把锚链尖端用皮革包裹起来以防磨损,把提灯放在索具上,然后躺下。这是我只身出航以来第一次躺下,但是我不睡觉,只是打个盹、做个梦。

在家乡的海域遭遇风浪

我以前在某处看到过一段文字,说的是一艘渔船的船锚钩住一头鲸,被鲸以高速拖行很长的距离。想不到浪花号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在梦中!我醒来后仍挥不去这场噩梦的阴影,继而发现原来只是强风和起伏的巨浪干扰了我的假寐。云影遮蔽月光,暴风雨正在酝酿——其实风雨已经不小了。我收起主帆,拉起船锚,改升能够承受风力的帆,朝蒙赫根前行,在八日黎明前抵达该地。当时狂风大作,我急速驶入圆池港,那是位于珀马奎以东的一个小港。我在这里休息一天,听着海风在岸上的松树林中呼啸。第二天,风势减弱不少,于是我又出海,在安角写下了第一篇航海日志,还不忘详细描述和鲸鱼有关的历险。

浪花号朝东行去,沿着许多岛屿的海岸航行,一路风平浪静。五月十日的晚上,浪花号来到一座不算小的岛,我一直把那座岛叫做蛙岛,因为我的船深受岛上千万种声音的吸引。接着,又从蛙岛航行到鸟岛,该岛又叫甘尼特岛或甘尼特礁岩。礁岩上发出明亮的光,忽明忽暗,断断续续照在浪花号的甲板上。我的船在明灭不定的光影中沿着礁岩行进,驶向布赖尔岛。当天下午,我在西边的渔场遇到好几艘船,并和一名下锚捕鱼的渔夫交谈,结果他却给我指了一条错误的路线。于是,浪花号一直越过西南方的暗礁,穿越狂风大浪的芬迪湾,驶入新斯科舍的韦斯特波特港,那也是我少年时代度过八年光阴的地方。

当我向那个渔夫问路时,他答的或许是”东南偏东”,但我却听成”东北偏东”,所以马上改变方向。这个渔夫在回答我的问题之前,倒先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问我从哪儿来、是否单独一人出海,还问我“是否有猫狗同行”。这是我航海以来头一次碰到向人询问、却被对方反问的情况。我猜这位老兄是打福林群岛来的,我很确定他不是布赖尔岛的人。因为他居然偏身躲开扑上甲板栏杆的大浪并停下来抹去脸上的海水,而因此错失一条本可上钩的漂亮鳕鱼!我们岛上的人绝不会有这种举动。众所周知,布赖尔岛的人不论是否有鱼儿上钩,面对大海时都不会畏怯退缩,只会把注意力全都放在钓线或渔获上。可不是嘛,我每回都看见我的老朋友,教会的W.D执事——布赖尔岛的大好人——在山上的小教堂里听布道时,总把手臂伸到座席的门扇外,去”钓”想象中游在走道上的乌贼,逗得一旁的年轻人乐不可支。这些小伙子哪里明白,想钓好鱼就要用好饵——这可是执事最挂心的事。

与老友重聚

我很高兴回到韦斯特波特。在经历西南方的惊涛骇浪后,能够回到任何港口都令人很高兴,更何况能与许多老同学重聚,简直令人开心不已。这天是十三号,十三是我的幸运数字——这是早在南森博士率领十三名水手航海寻找北极之前就已确定的事实。或许他听说过我带着十三名水手驶往巴西结果非常成功的事迹吧。我又看到布赖尔岛上的岩石,心中十分喜悦,我对这些岩石再熟悉不过了。转角那家小店,虽然三十五年不见,依然是昔日旧貌,只不过看上去似乎变小了些。我很确定小店仍顶着从前那片老屋顶,当年我们几个小男孩不是每晚都爬上屋顶、寻找黑猫,想在黑夜里剥下猫皮给一个可怜的跛子做膏药吗?所以我对这片屋顶了如指掌。我们小的时候,裁缝罗瑞就住在那里。当年他很爱玩枪,随身带着火药,塞在上衣的口袋里。他的嘴里经常衔着一根巴西制短烟嘴,有一次他竟迷糊地把还燃着的烟嘴塞进放着火药的口袋,结果可想而知。罗瑞先生还真是一个古怪的人。

我在布赖尔岛再度检修浪花号,检查船板缝隙,发现即使经历西南方暗礁的风浪考验,她依然毫发无伤。外面天气恶劣,狂风大作,我并不急着绕过塞布尔角,于是和几个朋友航往历史悠久的游船胜地圣玛丽湾小游,再返回岛上。接着,我再度出航。第二天因为遇上浓雾和强风,不得不停泊在雅茅斯。我在雅茅斯度过了愉快的数日时光,带了一些奶油和一桶马铃薯上船,还加满了六桶清水,这些物资全部贮放在甲板下方。我还在雅茅斯买了那只出名的锡钟,整趟环球航程就只携带它充当天文钟。锡钟原本的售价是一点五美金,但因为钟面有刮痕,老板按一美金的价格卖给了我。

远行译丛

《一个人环游世界》

[美]约书亚?斯洛克姆著

麦倩宜译

远行译丛:收录了现当代各国旅行家与冒险家的游记作品,是极具文字之美的游记丛书——装满了未被赏识的奇迹、已经失落的美景、如梦境般掠过的历史魅影。而最具吸引力的,是或朴素美好、或精彩奇幻、或香气弥漫的,由完全不同风格的文字描述的,在路上的生活。无论是否在路上,广袤的世界中总有那些美好静待你用心体会,或者亲自抵达,或者,跟随文字前往。点击阅读原文,收藏远行译丛书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fz/10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