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达老师的《整体引导》课在中国开了三期,马上第四期要开始了。参加过的同学都在说:
“朗达老师很灵动”;
“朗达老师功力深厚”;
“朗达老师的课很走心”…
作为朗达老师的御用翻译官,我也有话要说:朗达老师的课确实不以工具为主,但在她的课里她运用了不下10个引导工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这个“萨摩亚圈”了。翻看朋友圈,往期学员们纷纷在他们的工作坊中运用着这个别无分店可学的、源自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对话工具。
萨摩亚,英文Samoan,南太平洋里的一个小小岛国,萨摩亚人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和习俗。据说萨摩亚人是全人类里最强壮、最高大的人种。请看下图,感受一下:
这是女萨摩亚人:
千百年来,强壮彪悍的萨摩亚人形成了自己的处理冲突的方式。例如,部落酋长们开会时,他们会围成圈,但分成若干个阵营,每个阵营代表一种观点,支持该观点的人都集中在一起,他们内部讨论,然后派出代表作为本阵营的发言人坐(或站)在该阵营人群的前面…圈的中心,地上,是一根“谈话棒”(不知道是印第安人跟他们学的,还是他们跟印第安人学的),只有手握“谈话棒”才能发言,阵营里的人不许插嘴,想要发言,你需要把刚才那位代表招回,换成你到阵营前面,才有权说话。酋长们通过这种方式处理棘手的、有争议的、容易引起冲突的、一时半会儿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这就是“萨摩亚圈”-TheSamoanCircle。学过《整体引导》的引导师、培训师们都在用,翻译官在用,不认识的人在用,朗达老师自己也在用。
就这么简单?当然不是:
为什么划分4个区域?
3个行么?5个呢?8个呢?2个呢?
这N个区域的主题是哪里来的?
参与者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站到本阵营的最前面去?
原来的阵营代表可以拒绝后来者么?
如果我在中间想要改变阵营可以么?
如果过程中没有人改变阵营可以么?
什么情景下使用萨摩亚圈?
这些问题只有亲自体验过,才会真正获得答案。当然,朗达老师的《整体引导》不是以教工具为主要内容的引导课程,因为使用这些“工具”的人-引导者-才是更主要的:
他们如何设计一个工作坊?
他们怎样出现在现场?
他们如保持保参与者在心流状态?
他们如何根据团队动态调整引导过程?
他们以怎样的姿势站在火里?
本文作者:
约翰江宇(JohnJiang)
ADKAR变革管理认证顾问、LPI领导力实践认证讲师、《SPOT团队引导》中文第二版校译()、《引导力精要》认证讲师、《28个经典培训活动》作者()。在过去的20年里,他为数百家企业提供过培训和引导服务,帮助为跨国公司服务的经理人提升领导力、改善工作团队的绩效表现...点击头像阅读更多
近期公开课:
年11月1~4日
整体引导·肆
营腾出手·必是精品
INTENTSBoutique
营腾公司成立于年,体验式学习+引导在中国的实践者与领航者。我们度身定制每一个培训与引导项目,加速‘人’的发展,为客户更高效地实现商业目标提供助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