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现代国家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十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早期现代国家的雏形。在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等时期后,国家内部权力重新分配,出现了强调国家主权式的国家。中国传统的封建国家与现代国家有较大差异,例如内部仍有中央政府外的统治力、皇权不下县、没有现代国家式的管理体制。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家形式开始向西方式的现代国家过渡。
一个现代国家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继承自封建国家,例如中国、日本;二是脱离原属宗主、殖民国家和托管身份,例如美国(脱离英国、西班牙等);三是曾被他国占领又复国,例如奥地利(德奥合并后复国);四是由母国分裂而来,例如南苏丹(分裂自苏丹);五是由多个国家合并而来,例如德国、坦桑尼亚。
国家成立的资格条件是国际法中的重要内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持久的一次经济大萧条。在这种背景下,时任美国总统的小罗斯福改变了长久以来由老罗斯福总统创立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和塔夫脱总统创立的金元外交,实施较为温和的睦邻政策,以不干涉的幌子拉拢拉美国家,实质进一步控制拉美和开拓市场。年,美国同19个美洲国家签订了《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以达成共识。这份公约中的第一条对国家资格列出了四个条件,其经典的定义后来成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
《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第一条: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家应具备以下条件:a常住的人口;b可确定的领土;c政府;d有能力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Thestateasapersonofinternationallawshouldpossessthefollowingqualifications:(a)apermanentpopulation;(b)adefinedterritory;(c)government;and(d)capacitytoenterintorelationswiththeotherstates.
长久以来,这是最流行的国家资格定义,但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在实践中,国家的资格条件也是历史性的,国际法学家也提出联合国成员资格、依法独立、民族自决等作为资格条件。我认为国家资格只要遵循主权国家的“主权”二字,即可视为符合。一切资格条件都是为了支撑其主权能力。
一个国家在满足资格条件后,是否需要他国承认成了关键。但这一点目前在国际法上仍有争议。《蒙特维多公约》第三条认为他国是否承认不影响国家资格,这被称为宣告说,这是一种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也就是说,宣告说认为国家的资格取决于其成为国家的资格条件和事实,他国的承认只是一种对事实的追认或是宣布。一些 分子的事实独立观点就以此为根据。
构成说则与其相反,认为他国承认才是国家成立的必要条件。一些主权国家的建国步骤事实上遵循了构成说,例如塞尔维亚和黑山依据欧盟程序分成两国的步骤。
这两种学说都存在争议。宣告说容易造成对政治实体的过早承认,具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对承认这一动作的法律后果估计不足,在国际实践中也显得过于天真,例如傀儡国可以借以合法化。构成说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新国家在他国承认之前已经事实存在,这个要素事实是其本身完成的,而不是他国追认。因此其成立后就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以供他国与其建立关系。而且如果片面坚持构成说,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后果是严重的,例如帝国主义国家以构成说排斥其他意识形态不同、损害殖民主义的新国家,19世纪欧洲排斥“非文明国家”、二战后西方排斥新中国都是很好的例子。
所以宣告说和构成说在国际法上就形成了对立,也是一种逻辑和程序上的独立。正由于其复杂性,导致每个国家在实际操作中,基于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因素,出现了不同的差异化界定,即充满了“双标”。但从当下的国际形式来看,构成说占据了上风,即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成为了必要条件。
与承认很容易混淆的是“建交”这一概念。这其实是有先后的两个步骤,承认是建交的基础,但操作中可以跳过承认直接建交。即建立外交关系可以被视为法律承认而不是事实承认。新中国成立后,有大批西方国家随即表示了承认,例如英国于年最早承认了中国,但直到年才正式建交(虽承认但不建交在法律上仍然有重要意义,因此同年台湾方面主动与英国断交)。
以下谈及几个特殊问题加深对国家的讨论。
1.私人国家算不算国家?
私人国家(Micronation)大部分是由个人或家族,基于现实部分领土归属不明确的事实,单方面建立的国家。其建国者多是寻求自由、社会影响而不是持真正的分裂主义。比较有名的有占领二战堡垒遗迹的西兰公国、占领埃苏边境无主土地比尔泰维勒的北苏丹王国。这一类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符合《蒙特维多公约》的四要素,但其得不到现有其他国家的承认,也几乎没有能力维持国家运营,不应被视为真正的国家。
与私人国家类似的网络国家,更不应该被视为国家。
?西兰公国本质上是在公海的人工建筑上宣称建国,所以并没有干扰其他国家的主权。英国无权管辖西兰公国不应被视为承认西兰公国。
2.巴勒斯坦算不算国家?
巴勒斯坦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例子。年经第67/19号决议,从联合国观察员实体升格为联合国观察员国。联合国观察员国是给没有获得会员国资格国家设置的一种制度,其有权参与联合国大会并发言,但没有权力投票。联合国观察员实体则是针对一些组织或特殊实体,例如国际奥委会、马耳他骑士团。年,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正式会员国。即目前法律上,联合国认可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
从国际社会来看也得到了超过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建交。我国于年承认并正式建交,但中国驻巴勒斯坦外交机构名称为办事处而非大使馆,中国出版的地图上将巴勒斯坦标为了地区等级而非国家,这可能是基于中以关系的一种特殊处理。
?天地图以及公开出版物上,巴勒斯坦都是标为了地区,而且目前也取消了耶路撒冷的首都标记
3.科索沃算不算国家?
科索沃原属塞尔维亚,是塞族中阿尔巴尼亚人的聚居地,其于年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背后也有欧美国家操纵的影子。目前获得了超过个联合国会员国的承认。中国未承认科索沃,并表示坚决支持塞尔维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即科索沃在我国不是国家,但在西方等国家眼里属于国家。
?科索沃已被国际奥委会视为国家,并能够参加奥运会
从中国的既往外交政策来看,对单方面分裂而声称独立的国家,一般不会承认(韩朝是特殊例子),以免助长境内分裂势力。双方协商分裂而独立的国家会承认。基于此观点,中国也不会承认南奥塞梯、阿布哈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更何况有中乌关系在其中)。
在中文世界中,与国家概念相似的还有地区概念。地区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具体指的是海外领地和特殊政区。实质上地区都从属于国家,是国家内部的一级政区划分。但由于地区所具有的权利往往不同于本土,诸如能够参加国际组织,所以一般将地区和国家并列表示,具有独立的国际电话区号、ISO代码等内容。
?一些常见的地区
地区在不同国家内部有不同的称呼,具体的权利差别也较大。在中国,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在国际上一般被视为地区。在美国,地区可分为非宪辖管制领土(关岛)、非合并无建制领地(美属萨摩亚)、自由联邦(波多黎各)。也正因为地区的复杂性,目前在不同资料中,全球地区的总数有较大差异,约在30-40个之间。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fz/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