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议会议员科格拉蒂。(Twitter
SamuelCogolati截图)瑞典学者叶必扬。(Twitter
BjornJerden截图)立陶宛议会议员萨卡利埃内。(Twitter
DovileSakaliene截图)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Twitter
ReinhardButikofer截图)德国“学者”郑国恩。(Twitter
AdrianZenz截图)欧洲议会议员莱克斯曼。(Twitter
MiriamLexmann截图)欧洲议会议员盖勒。(Twitter
MichaelGahler截图)新西兰:现实世界的夏尔哈比屯事实上,新西兰多年来一直很少在涉及大国博弈等敏感问题上取态。就中美而言,新西兰的确和中国在价值观和话语权等领域存在分歧,但无论是台湾、香港、南海,还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中国提议,新西兰都并未加入西方对华施压的阵营,反而更专注于在经贸领域强化同中国的关系。这与新西兰传统国际观相关一方面,新西兰地处“世界边缘”,且人口仅为四百余万,地理面积也不到27万平方公里,仅略大于英国,且安于“偏安一隅”,似《魔戒》世界中土大陆的哈比人故乡夏尔一样,很少受国际地缘角力牵连。另一方面,或许也恰因如此,新西兰一直努力保持其地缘独立性,除了长期与澳洲以及斐济、萨摩亚等太平洋岛国保持紧密联系以外,新西兰在地缘方面向来保持独立,乃至一再就此向大国发难,譬如多次就南太平洋核试验刁难法国,又或是就捕鲸问题谴责日本。所以,在此民意背景下,新西兰政府大可以尊重民意,一面保持外交独立,一面为国民拓展经贸、文化、政治合作。这既包括维系新西兰与美国的传统协作,亦包括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往来。目前,中国是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今年1月26日,新西兰与中国更新了两国年达成的自贸协定(FTA)。升级后的中新FTA将致力拓展投资、科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更全面的产业链合作,不再局限于向中国出口奶粉和肉制品。英国路透社引述的经济分析称,新西兰和澳洲对华出口品类趋同,中国升级同新西兰的FTA,将使得新西兰商品在中国比澳洲商品更具竞争力优势。年4月1日,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开始访华并抵达北京人民大会堂澳洲的选择:长期抗战?更弦易辙?
和新西兰不同,澳洲在外交、军事、地缘政治等方面,多次卷入中美博弈。从年澳洲跟随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企业华为开始,它和中国的双边关系一直处于低水平。尤其是年疫情年,澳洲政府配合美国右翼政府,在华为5G、香港、台湾、南海和贸易等议题层面对华施压。无独有偶,中国海关也随后加大了对澳洲商品之审查,以商品质量问题和反倾销现象,向澳洲牛肉、葡萄酒、大麦等一系列商品发起了限制性措施。年12月11日,澳洲总理莫里森出席记者会。在其任内,澳洲以人权、民主、国安为由,对中国企业利益、中澳政治文化往来、以及中国在香港、新疆等事务发起诸多批评近月以来,澳洲总理莫里森和外长佩恩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提及,一直试图和中方官员取得联系而未果。很明显,中国不接受澳洲“既要中国市场,又频频恶化两国关系”,亦不妥如今澳洲“口惠而实不至”的现况。甚至可以说,一如美国为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而制裁伊朗数十年,中国如今也在为维护自身区域利益“惩戒”澳洲。如果澳洲不愿更弦易辙,那么或许也就需展现出类同于伊朗一般数十年不折腰的“骨气”。相较于新西兰,澳洲既自视为区域大国,不甘于“偏安一隅”,又更趋向于和美国英国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站队;同时又面临着地处西太平洋,无法不面对中国的现实,致使其近年的地缘战略定位持续错乱。尤其是在美国未能对该地区提供足够战略资源、而中国影响力又逐步提升的情况下,澳洲在中美之间把握好安全利益与经贸利益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如今围绕“新疆人权”议题,澳洲并未加入制裁中国的行列,或许也是考虑避免同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也说明,相对于“长期抗争”,澳洲更倾向于更弦易辙,在澳中关系中寻找新的平衡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fz/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