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摩亚 >> 萨摩亚经济 >> 正文 >> 正文

圣琼middot佩斯的晦涩

来源:萨摩亚 时间:2021/3/19

这是十九年前受朋友之邀而写的一篇关于圣-琼·佩斯的评传,最终没有面世。近日整理旧作,从灰尘之中发现了它,标题是我现在起的。

圣-琼·佩斯(Saint-JohnPerse),本名阿历克西·圣-莱热·莱热(Marie-ReneA1cxisSaint-LegerLeger),年5月31日出生于法属西印度群岛瓜德罗普的绿叶岛,先祖属克里奥尔贵族阶层,是17世纪就迁居在此的法国侨民后裔,该岛也归他们家族所有,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莱热父亲是一个种植园主。小莱热喜欢游戏,或在丛林,或在海滩,玩他的望远镜,享受海洋,享受热带风光以及不同肤色的人群,这些美好的事物培养了他的感受力,大海和帆船而且还成为他日后诗歌的主要来源,并给他的想象力提供了有力的踏板。年,在绿叶岛上,莱热学会了骑马和航海,尤其是驾驶帆船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嗜好。翌年,莱热进入当地的中学读书,他尤其喜欢数学和植物学,数学的简洁、精确,植物学的细腻、瑰丽,训练了他把握事物的方式。而后,莱热又对观测天象产生了兴趣,宇宙的广袤、神秘和雄奇令他陶醉。随着好奇心的剧烈跳动,莱热又投入到研究自然和哲学的活动中,这使他走上了更为开阔更为深刻的道路。但由于一场必然的经济危机和偶然的地震,莱热父亲破产了,年,12岁的小莱热随全家迁回法国本土,定居在南部的波城。同年,莱热转学到当地一家中学读书,继续他的学童生涯。年,莱热顺利地中学毕业,作文、拉丁文、希腊文获得了第一名,他进入波尔多大学法律系学习。最初他是想做一位法学家,因为法律的公正,因为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或者一种更为深刻的兴趣,但业余时间里,他却开始撰写音乐评论以及诗歌,并且翻译了古希腊抒情诗人品达的作品,而哲学方面,他对黑格尔和斯宾诺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年,莱热认识了雅姆,这使他得以坚定对诗歌的爱好。年,他在雅姆家里结识了克洛岱尔。克洛岱尔是从福州领事馆回国休假的,他充满激情地讲述了自己的中国之行、自己在外交领域里的奇遇、还有自己的诗歌和上帝。这对18岁的莱热充满了吸引力,远行、外交和诗歌——但他却忽略了克洛岱尔谈话的核心——上帝。这一次会面,对莱热选择未来的职业和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年,莱热去服兵役,年便返回波尔多,继续进行未完成的学业,这期间,他又结识了里维叶,并受到他和雅姆在诗歌方面后期象征主义的影响。年父亲去世,作为长子,莱热暂停学业,挑起了生活重担,为母亲和姐妹们去赚取基本的生活费用,但在这样的困顿中,他也从未停止写作,写了不少的抒情诗。年,他在《新法兰西评论》上发表了17岁时写的处女作《给克鲁索的画像》。莱热一生写的诗并不多,《给克鲁索的画像》是他第一首比较重要的作品,该诗以虚拟的形式表现了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放弃孤岛美景,在伦敦过着凄凉晚年生活的景象。这实际是夫子自道。莱热也是离开孤岛,来到都市生活的,这表明了他对童年时代的怀念。和以后的颠沛流离相比,这时候他便有先知的预言能力了。现在我选择其中两节,进行阐释。

钟两手空空,今又置身于人群中的老人,鲁滨孙!当群钟的呜咽如潮涌,从修道院的钟楼上注入城中,我设想那时候你哭了……剥落殆尽的人呵你哭了,当你想到月光下冲击在礁石上的浪花,想到远而又远的水岸风声,想到在黑夜的闭翼下产生的隆隆的奇音,有如海螺的声浪连续不断,一圈复一圈,有如海底的轰鸣不断扩展……(《鲁滨孙的画像》节选沈宝基译)

《钟》表现了回到城市的鲁滨逊的痛苦和孤独,这种激烈的扭曲与莱热暗通款曲,令其感同身受。城市虽然人潮汹涌,但却冷漠,但却隔离,彼此独立,而孤岛虽然只有海浪和月光,但却令人温暖而亲近。这种强烈的对比,加剧了诗歌的感染力。鲁滨逊的孤岛其实也就是莱热的绿叶岛,也就是莫尔的太阳城,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

星期五阳光中的笑,象牙!胆怯的跪拜,手抚大地物……星期五!树叶一向绿,你的影一向新,你垂地的手,如此长,当你在沉默寡言的人身边,明辉中移动你肢体,青光闪闪。——如今有人送给你一领破旧的红衣。你饮灯油,还在食厨里偷窃;你垂涎丰满而带鱼腥的厨娘的下衣;似在奴仆装的铜光中照看你自己的眼已变为欺诈,你自己的笑已变为邪恶。(《鲁滨孙的画像》节选沈宝基译)《星期五》是人物诗,写的是一个叫星期五的人,他是鲁滨逊孤岛上的仆人和朋友,善良而忠诚。诗的一开始是对星期五的回忆,充满了怀恋的温情,而今随鲁滨逊一同回到城市的星期五却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接受肮脏的馈赠,盗窃而好色,“笑已变为邪恶”。而莱热自己在绿叶岛也是有黑皮肤的仆人和朋友的。在伦敦,或者说在法国本土,莱热也成了孤独的鲁滨逊。而星期五则暗示着他心灵的另一个侧面,堕落的危险。莱热用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城市的罪恶,控诉城市现代文明对自然心灵所形成的戕害。年,莱热毕业了,在《新法兰西评论》发表了《歌颂童年》。年伽利玛出版社为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赞歌》,结果受到冷遇,没有表扬,更没人批评,在一个大诗人的文学童年,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赞歌》,那就是不凡的普鲁斯特,他在《追忆似水年华》第四部提到了这部诗集,虽然那个代表一般读者的女仆说到这部诗集是迷而不是诗时的语气是轻蔑的,但这恰好也表明了普鲁斯特的赞赏。在莱热去中国的时候,普鲁斯特曾给他写过9封信,但都没有回音。或许因为技术原因,或许因为那时的普鲁斯特也是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文学青年”。《赞歌》后来以《国王们的光荣》为题重新编辑,包括三部分内容:《歌颂童年》、《赞歌》和《给克鲁索的画像》,外加一首《写在门上》。《歌颂童年》写的是绿叶岛的童年生活,“棕榈……!/那时替你在绿叶水里洗澡;绿色阳光染透了海水;你母亲的女佣们,皆是些光洁的大姑娘,她们在你身边移动温暖的双腿,而你却哆嗦……/(我说的是早年盛世,那时,周围衣裙簇拥,光明普照领地)”(《喜庆童年》叶汝琏译)莱热下笔充满深情和向往,诗歌色彩鲜艳,带有描述性,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的空间。《赞歌》是直接歌颂童年的。童年的小故事,动物,景色和人,都直率地出现在莱热的诗篇里。莱热用词准确,生动,诗风兼得象征和浪漫的精髓,而且词汇都是一般人很少用的,这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莱热在给纪德的信中说:“这名字(指《赞歌》)的确美,要是我出一部甚至若干部集子,我都不想另起别的名字。”自珍之情倾泻而出。我从《赞歌》中选出两段,做简洁的剖析。为了读者能够更接近莱热的原作,我选了两个中文译本。……而这沉寂的水如洁白的乳汁正向着清晨缠绵的孤独倾诉心曲。被梦水曦光洗洁的飞桥与天穹窈窕相连,白日令人赞羡的童年,……童年啊,我的爱!我已万念俱灰……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我不再想要这些晨衣睡被了,让我向着早晨绿色的孤独在病入膏肓中颤抖……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我心已操碎,这颗心,这颗心呵!而今象陈旧的麻绳,捱过一座座桥梁,比那甲板的拖布还卑微,还粗野,还陈旧,它已憔悴不堪……(《赞歌》节选葛雷译)……此刻海水恬静如奶,又似向清晨这片柔和的寂寞流注的气息。甲板在日出前,淡淡染上那乳汁,曙色交融的梦幻,正与天空结下美好的联系。于是白日娇憨的稚气穿越卷帆的顺水条架——下降为我的歌唱。童年,我的恋人,果真如是?……我的童年恋人呵,现在只有心折……我那时说过吗?现在我真不想穿这身衣裳,免得搅和这一早的嫩绿的孤寂……我那时还说过吗?我只得听使唤,如旧缆索那般……那么我这颗心,这颗心!也任它在甲板上拖曳,比墩布头还寒碜,还孤僻,还疲惫……(《赞歌》节选叶汝琏译)葛译凝练,叶译深情,异曲而同工,表达了莱热对童年时代的细腻感受。莱热精于描绘孤独,他主要依靠词语错落的声音和色彩来谋取一种和谐的形式。主调是抒情的,也是抽象的,被怀念的事物,海水,栈桥,船甲板都带有符号意义。在这优美的抒情中,我们可以感受莱热对童年生活的留恋,成人生活的疲惫,对大海和帆船主题的反复咏叹。

莱热在巴黎大学读书期间,结识了纪德、法尔格,从而进入《新法兰西评论》诗人圈子——这是当时法国诗歌界精英荟萃的地方。莱热在文学成长史上具有罕见的运气,所以他的起点相当高,不经意间少走了许多弯路,这个圈子也是他日后中断写作之后还能恢复他的文学位置的主要原因之一。他的诗歌观念主要是受兰波、克洛岱尔的影响,注重东方情调以及一种瑰丽的色彩。年轻的莱热就喜欢旅行,喜欢结交优秀人物,这两种因素使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和历史的风采。莱热曾去过西班牙,了解那里的社会以及风土人情,在那里他可能和一个西班牙女郎邂逅,因为多年之后,在《雪》中曾出现过她的影子。年在伦敦期间,莱热结识了康拉德以及印度的泰戈尔,对泰戈尔,莱热钦佩不已,并向纪德推荐把泰戈尔列为下一步的翻译对象。回法国时,他与瓦雷里一路同行,从而结下了可圈可点的友谊。翌年,莱热二度去英国,然后到了德国,在那里他再次见到了克洛岱尔,在这位导师的鼓励下,莱热决定投身外交界。

年莱热参加法国外交部考试,录取后进入国外新闻司,做新闻专员。他开始使用阿历克西·莱热的名字,这个名字一直应用于他的外交生涯。年,他以三秘的身份到北平法国驻华使馆任职。在北平,莱热见过10岁的满清逊帝溥仪,张勋复辟时携眷到使馆避难的黎元洪,他还参加过南北军阀之间的斡旋调停。公事之余,莱热研究中国文化,经常往来的人中有汉学家伯希和、刚和泰,以及藏学家巴古和多桑。现在法国圣—琼·佩斯纪念馆,还陈列着他收藏的清朝官服补子和中国式马镫。当时的西方人一般认为中国这个老大帝国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莱热却敏感地意识到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早晚会毁灭,年1月3日他在信中写到:“中国终会走上集体主义,非常接近教条的列宁式共产主义”。即使作为21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看到这句话时我也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惊。这是预言还是谶语?只有历史本身知道正确的答案。他与当时的外交总长陆徵祥私交不错,传记中多次提及与陆的交往,他回忆:“在这个时期的中国政治圈,他(陆)实在是相当特别的人物,而他的道德权威来自他超然于派系斗争的独立性”,“我很容易在想象中看到他在困境或孤独中,在欧洲的修道院度起余年”,莱热真是有预言能力,最后一句也不幸言中,陆氏后来在比利时出家,皈依天主教。佩斯对梁启超也相当欣赏,称他为“我认识的中国人物中最为投合的其中一位”,“在这里他的外号是‘知识分子里的王子’,但这位杰出的作家,受国民责任及爱国心所驱,不时要放下他纯粹的文学工作,来介入南北之间的纷争,为和解和复苏国家而努力”。这个赞赏梁启超的理由也可用作日后莱热抛弃诗歌的一个借口。在回忆中,莱热也公正地提到了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协定上签字的事情,这是年4月21日给巴黎的信中说的:“我为可怜、不快乐的中国所担心的一切终于发生了。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侮辱是无以复加……山东一向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摇篮,也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圣地。全中国的眼睛都   (《远征》节选管筱明译)从每行句子的长度,形容词的使用程度,我们可以发现克洛岱尔的影响。然而主题却是圣-琼·佩斯自己独有的。所选的这一节描绘了蒙古人在远征途中看到的壮丽景象,夜晚,死海,星空……其中夜晚和星空是实景,而死海却是想象。旅行者自白的语调,饱满的激情,鲜明的色彩,最主要的是那磅礴的气势,这是最具有佩斯特色的。佩斯说,它表达了我征战中的孤寂。有谁见过这么雄奇的孤寂?大漠的旅行经历,大觉寺中的玄妙想象,如今终于有了栖身之所。

年,莱热以远东问题专家的身份参加华盛顿海军军备会议,在这里他靠诗人的天性说了一句让他走上仕途的话。在波托马克河游船上,有人建议外交部长白里安写回忆录,莱热插话说,一本书不过宣告一棵大树的死亡罢了。这话听来古怪,在外交圈子里自然是新奇的,由此,莱热得到白里安的青睐。年里尔克来巴黎访问,莱热接待了他,这时的莱热刚以佩斯的笔名出了《远征》,他的文名正悄悄地在欧洲的文学沙龙里传播,他们或许就诗歌,就《远征》交换了意见。也就是这一年,莱热就任了白里安办公室主任,从此就停止出版诗作,并拒绝重印作品。圣-琼·佩斯的理由是这些文学活动与他的新职务不相容。这一停笔就是20年。34岁-54岁的壮年,应该能产生多少诗篇?也正是因此,我对圣-琼·佩斯有一些微辞,关于不诚,关于懈怠和怀疑,诗篇会为他增添光荣,而俗务只是小道。这一点,佩斯远不及克洛岱尔,上帝的事业比诗歌重要还好理解,而佩斯本因诗歌的神奇而走向外交官之路,结果却是买椟还珠,把最珍贵的东西丢掉了。可惜,也比较可悲。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离弃诗歌,更何况一个诗人?我不是不理解,而是毫不原谅。这实际意味着,“佩斯”诞生不久即夭折了,从此一个叫莱热的外交官活跃在二战前夕的法国政治舞台上,虽然他也偶有新作呈示克洛岱尔等友人,但这毕竟已是灵光乍现,可以忽略不计了。也是在这一年,莱热参加了洛迦诺公约和法德、法俄之间的重要外交活动。年莱热就任外交部政策司司长。年希特勒上台后,莱热以大使衔担任外交部秘书长,他曾会见当时的风云人物斯大林、张伯伦、希特勒、墨索里尼、罗斯福等,获得了法国荣誉团十字勋位。年,他应召随内阁总理达拉第参加慕尼黑会议。但他个人却极力反对当时法国政府的绥靖政策,这是他外交官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事情,但也正因此他被政府中的一些人指控为“好战分子”,并因此而解除了外交部秘书长的职务,被派任驻美大使。但骄傲的他拒绝赴任。莱热在外交、政治上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也表明了他内心的高度。年,德军逼近巴黎,莱热匆忙离开法国,转道英国,在伦敦他短暂会晤了抗德派领袖丘吉尔,然后经过加拿大,6月14日抵达美国。不久盖世太保搜查了他巴黎的寓所,洗劫了他的文件和手稿,这些东西从此再也没有下落,其中未曾发表过的诗篇成了莱热维护外交官身份的牺牲品。维希傀儡政府剥夺了莱热的国籍,没收了他所有的财产。年,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聘请莱热为法国文学顾问,他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也同时重新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诗人圣-琼·佩斯归来了!这在美国一住就是17年,这17年是诗歌的17年,是灿烂的17年。圣-琼·佩斯的流亡和克洛岱尔不同,是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流亡。虽然战争毁灭了他的个人生活,阻挡了他的从政之路,却逼使他回到了纯洁的诗歌大道。这是幸还是不幸?我以为是一种幸运,正如克洛岱尔说的:“固然第三共和国失去了一位政治活动家,法兰西却得到了一位再生的诗人。”虽然代价有些惨重。关于圣-琼·佩斯对诗歌的不虔诚,我没有太多的指责,个人才华固然重要,如半途而废的兰波,但对诗歌的虔诚比这个更重要。瓦雷里、哈代也有不写诗的时候,但他们只是停顿,而不是离开。他们始终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jj/6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