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通报,浙江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该患者为义乌市1名38岁男子,目前仍在义乌市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现状况良好,体温下降,血常规基本正常,但仍有皮疹和眼结膜充血症状。该病例为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病例。
该患者于2月4日与亲朋好友共33人经香港飞赴斐济及大洋洲萨摩亚等地旅行,2月14日在斐济飞香港航班上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畏寒,腹泻,到达香港后经深圳皇岗口岸入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旅行保健中心监测发现该或者体温38.5度,伴头疼咽红,对其进行采血检测。患者入境后在前往广州途中出现鼻出血,2月15日,患者从广州直飞义乌返回家中,当晚耳后出现红色斑丘疹,16日上午皮疹开始扩散至患者躯干,伴结膜充血。浙江省疾控中心于16日接广东协查通报后,立即派专业人员赶赴义乌市,前往患者家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将患者送至义乌市医疗机构住院隔离治疗。17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对患者血样、尿液和唾液检测结果显示为寨卡病毒荧光定量PCR阳性,同日阳性标本送国家疾控中心复核,2月19日,经国家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认该病例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确诊病例。
浙江省疾控机构除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外,还对其同行32人进行了健康告知和医学观察。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目前正值冬末春初,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低。但病人和感染者需要防止性接触传播给他人。
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当前南美和太平洋岛国等地流行寨卡病毒病,恰逢春节长假刚结束,如有从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返回的公众,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如计划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需严格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建议孕妇及计划怀孕女性避免前往发生疫情国家和地区。
来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徐锦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jj/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