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摩亚 >> 萨摩亚旅游 >> 正文 >> 正文

满江红bull假如美疫情始发萨摩亚

来源:萨摩亚 时间:2020/10/3

士儿

万箭击潮①,潮有信②、霜天巧弄。

故人来、布帆无恙③,风波遥控。

且壮哉南山雾豹④,曾春寒与愁云共。

更知觉、惧虎卧庭前⑤,人琴痛⑥。

窗花锁,莺声冻。风月主⑦,鸥迎送。

南岭贾生⑧在,悲屈平恸。

身后虚名成底事⑨?不如那木奴千种⑩。

垂天翼、纵冷月斜横,繁星炯。

?

看到美属萨摩亚成为美国唯一一个没有死亡病例的的地方,不禁联想翩翩。从介绍可以看出,“最近几次病毒的爆发,如年的寨卡病毒、年和年的登革热及年的麻疹,影响着美属萨摩亚在危机初期的决定”,尤其是去年此地爆发的麻疹,依然让当地人记忆犹新。不禁想起了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一个概念——获取性启发(availabilityheuristic),又称可得性启发。意思是,人们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可记忆的、明显的和常见的例子和证据进行判断,即使是在他们拥有有关信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人们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往往会赋予那些记忆中容易提取、生活中容易见到的信息以过大的权重,而对大量的其他必须考虑的信息“视而不见”。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根据信息易于回忆、易于提取或者信息中包含的假定联系来估测某一类别的概率或某一事件的概率。一般地,具有生动性、时间接近性的信息更易于回忆,基于良好组织的记忆结构而获得的信息更易于提取。由此可见,因为美属萨摩亚有过关于传染病的集体回忆而且时间也更接近,在遇到新冠这种“大流行”病毒时,受到“获取性启发”的影响比较明显。他们也就更能迅速采取行动,在初期就切断对外的航班,并提高检测能力,而且更加顺利地推行去年为应对麻疹而采取的社交距离措施。不禁也想起武汉封城时,我们广东的确诊人数也在不断往上涨,亲朋好友都有点心慌慌的,我们大家族还有医生护士在急诊科上班的,也有因工作需要而逆行的医生和警察,而且几乎每个一家人附近都或多或少有小区被封的。尤其是在看到武汉不断传来的小道消息和谣传更让人担心。即便是看正规的媒体报道,每天一睁眼,血淋淋的数字又飙了,不管如何还是人心惶惶。当时,我记得我们互相安慰得最多的是:不用担心,我们生活在广东,我们相信这里的地方官,相信广东对疫情的应对措施,我们有钟南山院士,我们有过抗击非典的经验,我们还有亲友参加过非典阻击战……说完了还不忘记互相提醒:尽量呆在家里,少窜门,若要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要听从钟院士的安排。钟南山院士就是在非典一战中脱颖而出的国士,在疫情期间,他对于广东人甚至全国人民来说就像是定海神针。确实,我们本能地就会从以前的经验和记忆中去寻找“证据”来做出选择。同样地,我相信,即便美国其他各州已经乱成一锅粥,抱怨的抱怨,游行的游行,示威的示威,甩锅的甩锅。经历过团结一致抗击病魔的美属萨摩亚人,一定会像当时疫情冲击下的广东人一样有着坚定思维:我们相信我们的当地卫生部门和各政府部门,我们知道社交距离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我们曾经遭遇过类似的疫情冲击,虽然规模更小一些,传染指数更低一些,但是我们知道此类传染病毒的特点,就像“潮有信”、“霜天(也可)巧弄”,抑制病毒的传染也有规律可循。我们知道全民动员的力量就像“万箭击潮”,真的能像古代的吴越钱王一样,在钱塘江边聚集万名弓箭手万箭齐射,逼得那潮头不敢向岸边冲击过来,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是钱王他们对付的是浪潮,我们对付的是病毒。这两种“敌人”都一样有致命点——只要上下一心,一定能够完胜。后来,真的验证了我们的设想。一艘名为“歌诗达·威尼斯”的邮轮搭载着余名旅客和船员,于1月26日(正月初二)抵达深圳蛇口邮轮码头。这天凌晨,冒着风雨,深圳蛇口海关和卫生检疫处、行邮监管处紧密配合,会同市卫健委专家按照预定方案,收取并验核健康申明卡,迅速实施测温、采样、检测、转诊……当天船上所有游客的入境检疫验放工作顺利完成。再后来,我记得当时海上漂泊着数艘游艇都有确诊案例,如钻石公主号邮轮摇身一变成了“毒邮轮”,停泊在长崎市的意大利船籍邮轮“歌诗达大西洋”号、停靠在巴西的“银幻”号邮轮、停留在加州附近海域的“至尊公主号”等都无一例外被病毒攻陷。有的游艇甚至无处可以停靠。因为有对广东处理非典和深圳对付邮轮的信心,当时,我们还真的开过玩笑,若是钻石公主号停靠广东,就不会出现游客当即解散,还可以尽情逛街,甚至上寿司店的“恐怖”行为。我相信有过“获取性启发”经验的美属萨摩亚,一定也像广东一样,在“故人来”时,做好充足的措施,让“布帆无恙”。因为他们和我们广东一样,成为“壮哉南山雾豹”的抗疫先锋,是因为有过“曾春寒与愁云共”的血泪史。我们曾经在非典肆虐时,有过普通家人连“虎卧庭前”的高僧都不敢来做法事的悲痛。那种“人琴痛”,失去过亲人,品尝过病毒侵略的痛苦,会让我们更加地谨慎,也更加地尊重科学。我们能够忍受“窗花锁,莺声冻”的宅家生活,我们知道要成为“风月主”自由自在地享受自然的馈赠和社会的福利,就需要有“鸥迎送”的互相合作精神。我也相信,有过同样灾难经历的美属萨摩亚,就像我们广东人一样,会有一颗更加怜悯的同情心,更加知道疫情发现地的痛楚,也更能体会疫情初期武汉的处境,就如“南岭贾生”能“悲屈平恸”。我们不会动不动就去指责疫情发现地,更不会为了“身后虚名”而污名化甚至算计他们。确实,我们“往往会赋予那些记忆中容易提取、生活中容易见到的信息以过大的权重,而对大量的其他必须考虑的信息视而不见”。我们知道哪些经验和哪些职业人员和哪些组织值得信赖,而对那些不利于抗疫的,如检测迟迟不落实,不尊重科学家意见,动不动就打嘴仗,动不动自我吹嘘,动不动拿“人权”凌驾于“生命权”的言行则“视而不见”。故而,假如美国的疫情最先从美属萨摩亚开始,那么,有可能美国就不是病毒确诊全球第一了,极有可能是抗疫第一。有过这种从痛苦中淬炼出来的“垂天翼”般的“获取性启发”,“纵冷月斜横”,再大的灾难,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付出“繁星炯”的贡献!希望这一次的新冠大疫情也能够为后来的人提供“获取性启发”经验。希望有更多的人和组织能够积极加入到团结一致抗疫的队伍中来!

笺注

①万箭击潮:施元之注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杭州连岁潮头直打罗刹石,吴越钱尚父(钱镠)俾张弓弩,候潮至,逆而射之,由是渐退。据说,到了八月十八这一天,钱王聚集了万名弓箭手,在钱塘江边搭起了一座大王台。万箭齐射,逼得那潮头不敢向岸边冲击过来,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这个时候起,海堤才得造成。百姓们为了纪念钱王这次射潮的功绩,就把江边的海堤,叫做“钱塘”。

②潮有信:源自唐朝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大意为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此处借指抗击病毒有规律可循。

③布帆无恙:为旅途平安之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作殷荆州佐,请假还东。尔时例不给布颿,顾苦求之,乃得发;至破冢,遭风,大败。作牋与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颿无恙。’”唐李白《秋下荆门》诗:“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④南山雾豹: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生而须死耳。”后因以“南山豹”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的人。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宋梅尧臣《文豹篇赠黄介夫》诗:“壮哉南山豹,不畏白额虎。”

⑤虎卧庭前:据传,东晋时庐山西林寺有一名叫慧永的高僧,曾在山岭上立茅屋,与虎相伴。后遂将“虎卧庭前”用作称颂高僧之典。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六《晋庐山释慧永》:“释慧永,姓鄱,河内人也。年十二出家,伏事沙门竺昙现为师,后又伏膺道安法师……行经浔阳,郡人陶范苦相要留,于是且停庐山之西林寺……又别立一茅室于岭上,每欲禅思,辄往居焉。时有至房者,并闻殊香之气。永屋中常有一虎,人或畏者,辄驱出令上山,人去后,还复训伏。”唐.杜甫《谒文公上方》:“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⑥人琴痛:即人琴俱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馀亦卒。”

⑦风月主:《海录碎事》卷十二《臣职部下·刺史》“伪蜀欧阳彬守嘉州,曰:‘青山绿水中为二千石,作诗饮酒为风月主人,岂不佳哉!’

⑧贾生:即贾生涕。汉文帝时,贾谊曾上《治安策》陈政事,中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之句。后遂以“贾生涕”表达忧国伤时的心情。杜甫《别张十三建封》:“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

⑨身后虚名成底事:《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⑩木奴千种:出自《三国志》卷四十八。指千棵柑橘树。汉末李衡为官清廉,晩年派人于武陵龙阳汜洲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喻可以维持生计的家产。

备注

1、此诗词押中华新韵,毕竟新时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词汇。按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格式填词。2、图源自网络。3、以上的解读是在写诗时的所思所想。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并喜欢上中华古典诗词;二是为了哪一天自己再失忆时能够看懂自己所写的诗词。因而,若只愿沉浸于古典诗词世界的读者可忽略不看。4、不过,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启示,而且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可以从多个出发点进行解读,或许这正是写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5、自听了余秋雨先生关于《秋雨书院: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座后,不再纠结诗词后面的白话文是该起名为“创作背景”还是“诗词自评”。中华古典诗词是思想的礼花,后面的白话文则是思想的礼花引发的欢宴。也就是说中华诗词+现代散文就是士儿的个人标签。6、以诗为史,记录生活的痕迹,见证蜕变的年代。艾略特在一九三0年为约翰逊博士的《伦敦》和《人生希望多空幻》两首诗的合订本作序时写道:“不管人们愿意与否,他们的感受性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但是只有天才人物才能改变表现的方式。很多二流的诗人之所以是二流的,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那种敏感和意识来发现他们与前一代人感觉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词汇。”——告诫自己既要有传承也要有创新,更要有代表我们时代的语言。7、诗人华兹华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诗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使开心的人的更加快乐,好让白天的阳光更明媚;教导年幼者及各年龄层有仁爱之心的人学会真正地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在行动和心灵上更有德性。这就是它们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作古多年后,它们仍会忠实地完成这个使命。”——以此共勉。8、生活还有中华诗词这个心理医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对现代心理学知识的消化而进行积极自助的同时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这也不违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9、南怀瑾在《庄子南华》中就提到:“我经常说,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都在文学里面,尤其诗词里哲学思想非常多”。其实,也有更多的经典书籍成为了诗词的典故,应该说诗词最大限度地囊括了中华文化。因为喜欢上诗词,以前枯燥无味的传统经典变得生动可爱起来,或许这便促使我不由自主地去涉猎除了历代诗词外的典源——《庄子》、《世说新语》、《史记》、《论语》、《山海经》等。同样地,既然古代诗人能将本土的百家思想入诗词,也能将外来的佛教入诗词,为何我们不能在写作古典诗词时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全球化特色呢?希望自己的诗词能够尽量地挖掘出能代表古今中外的多个维度。

?

士儿

关心传统和现代才有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ly/5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