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摩亚 >> 萨摩亚美景 >> 正文 >> 正文

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研究龙德燕园研报

来源:萨摩亚 时间:2020/1/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近年来关于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景区逐年增多,但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内容的提升未能同步跟进。如何提升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内容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民族民俗案例展开研究。

01

民族民俗定义解读关于民族民俗文化的定义,在年由中国国标委员会发布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中有详细的定义和解释,且为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标准依据。民族文化nationalculture——是指特定民族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能力,以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住宅、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内容,以及语言、文字、宗教、风俗、节日等精神文化内容。民俗文化folkloreculture——居住于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活、生产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文化现象,体现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心态和制度等。

02

国外案例借鉴基于全球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国外关于民族民俗旅游的项目举不胜数,其中有些项目已经成为国际热点旅游目的地。在此,我们节选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与大家分享,如:波利尼西亚民俗村、新西兰毛利人民俗村以及美国印第安人民俗文化景点。

波利尼西亚民俗村

1、概况波利尼西亚民俗村是迪士尼动画片《海洋奇缘》(Moana)的文化背景考据来源地。Moana,是主人公部落公主莫阿娜的名字,便是故事背景中的波利尼西亚语“海洋”的意思。“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园区内展现的是包括夏威夷、萨摩亚、塔希提、汤加、斐济、新西兰、马克萨斯七个太平洋岛屿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分别组成的七个村庄,通过村民的日常生活情景,反映出七个岛屿的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2、亮点项目2.1独木舟游船1)每天下午2点半有一场在中央水域举行的大型独木舟水上表演,六个岛都会派演员参加,各种风格的草裙舞VS肌肉男战舞。2)晚上还有一场露天大型show——超搞笑的脱口秀表演、传统神技表演(喷火爬树)以及谢幕前的火把表演。2.2隆重的婚礼表演1)表演的内容是波利尼西亚族群的结婚仪式;2)表演者在观众中间走来走去,观众是整个婚礼场景的一部分;3)深度互动环节——婚礼结束后,所有的伴娘会走到人群中间,拉着大家跳草裙舞。2.3萨摩亚族的原生态脱口秀1)非常原生态的表演场地,土地上围了一圈椅子即为观众席;2)脱口秀表演者非常幽默机智,武艺和功夫表演也十分精彩;3)萨摩亚族表演的最大特色是不断让游客上台参与互动,换衣服——草裙舞学习——学击鼓——赠礼品,整个互动环节非常有趣。

新西兰毛利人民俗村

1、概况在全球范围内,毛利人民俗文化的体验地主要在新西兰,围绕新西兰罗托鲁阿分布着五个原生态毛利村,且各具特色:如:TePuia蒂普亚毛利文化村的手工艺品;奥希奈姆图毛利文化村OhinemutuVillage的传统雕刻;米泰毛利村MitaiMaoriVillage的歌舞;塔玛基毛利村庄TamakiMaoriVillage的美食;华卡雷瓦雷瓦地热村WhakarewarewaThermalVillage的民居等。2、亮点项目2.1隆重的入村欢迎仪式——蒂普亚毛利文化村

Village

特别的村落

蒂普亚毛利文化村

1)蒂普亚毛利文化村每天开放,会有导游导览行程,行程60-90分钟。2)整个仪式表演总共45分钟,表演开始时间分别为:10.15am,12.15pm,3.15pm。3)导览行程安排如下:●10.00am抵达毛利文化村,与导游见面,在导游的陪同下前往文化表演厅;●10.15am传统的毛利欢迎仪式,观赏文化舞蹈演出;●11.30am跟随导游前往学习编织课,参观精美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12.00am导游带领参观地热谷,几维鸟,毛利村庄,毛利艺术工艺品中心;●1.10pm享用精美特色的午餐;●2.00pm游玩结束,游客离开文化村。2.2情境式的夜游项目游客乘船游行或者在丛林穿越漫步,沿途可以看到毛利人的生活场景、钻木取火、歌舞表演,最后到达目的地,一起享用传统毛利人的传统餐饮。游览行程:1)观看欣赏毛利传统Waka独木舟表演2)享用毛利传统餐饮杭吉大餐3)穿越丛林及漫步4)了解毛利文化的历史传说和手工艺习俗

美国印第安文化景区

1、概况美国的印第安文化展示主要是在博物馆进行(国家及私人收藏博物馆),其他表现形式主要是在靠近墨西哥的州区定期举办文化节,部分作为景区配套存在。2、代表景点2.1纪念碑山谷(MonumentValley)1)纪念碑山谷是探寻美国西部历史、了解美国印第安人历史的最佳地点。电影《变形金刚4》汽车人欢迎擎天柱回归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2)结合周边自然风光、自驾游,植入印第安人表演,进而带动旅游商品的销售。3)纪念碑谷的入口附近设有访客中心、餐厅、博物馆、营地;谷内有印地安人的居所、石刻,及一条供游客驾车行走的的泥沙路,一圈大约28公里。2.2科罗拉多大峡谷——印第安人居住地5,年前印地安人就在大峡谷地区居住生活,现在大峡谷仍旧有5个印地安人保留地。在这里可以看到:印第安人的图腾、印第安人用树干搭成的窝棚、几个印第安人在一处圆形表演台上表演歌舞,他们的前面放着一个帆布桶,里面装着游客给的小费。

03

国内案例借鉴目前,国内民族民俗文化比较突出的项目主要分布在以云南、贵州、海南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其中择选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西江千户苗寨为代表,重点研究其发展历程及成功因素,为国内类似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西江千户苗寨

1、概况

4

A

景区

文化,传承。

1)西江千户苗寨——国家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2)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离省会贵阳市约公里。3)年的接待人数万人次,综合收入49.91亿元,与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倍和49倍。4)各类经营主体超过1,多家,解决了周边村寨2,多名村民的就业。2、成功因素2.1党政推动8年,以雷山县委县政府为主,成立副县级单位的园区管理局,提供政府的公共服务;雷山县政府出资成立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雷山县国资办%控股。具体运营措施如下:1)景区收入来源多元化:脱离单一的“门票经济”,增加门票外的收入,如:观光车辆营运收入、停车场收入、旅行社收入、旅游商品销售收入、文化演艺收入、酒店及餐饮收入等综合性收入。2)制定4大收益途径助力村民致富:制度性收益、资产性收益、劳务性收益和经营性收益。年西江千户苗寨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2,元,户均86,元,大部分村民已经实现了脱贫创富。3)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制定《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的份额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经费(用收益补助激励村民保护原生态的西江苗寨),探索以民族文化资源为根据的利益共享机制。2.2丰富的非遗业态1)寨内木质吊脚楼群依山而建,独具特色,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古歌堂”、“鼓藏堂”、“银饰坊”、“米酒坊”等20多个苗族文化点。3)苗族服饰由妇女自行织、染、裁剪、绣而成,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4)苗族儿女能歌善舞,歌曲包含:古歌、飞歌、情歌、酒歌等。擅长的舞蹈包含: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5)苗族同胞热情好客,常以酒示敬,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等。6)苗家餐饮——酸汤、腌肉、腌鱼、以及珍贵药材等特色产品,极具开发价值。2.3特色品牌意识景区品牌1:苗年——通过大量宣传手段,让游客不同时段体验小年、中年、大年三次苗年的节日氛围和不同节日内容,了解西江独具特色的苗年文化。景区品牌2:《美丽西江》——大型原生态歌舞演出。节目历时70分钟,演出展现了苗族悠久历史和千古习俗,包括充满苗族特色的祭祀、铜鼓舞、长桌宴、木鼓舞等。2.4注重营销管理1)积极融入贵州高铁旅游营销联盟,统筹考虑周边景区资源,使西江千户苗寨成为整个贵东游线的必经景点。2)国家民委批准建立“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借助国家资金助力民族文化保护及发展。3)建成的智慧西江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精准管理景区流量。

04

案例启示基于上述国内外案例的分析,通过对特色项目的亮点产品进行解读分析,针对国内类似民族民俗文化类项目的打造,提出如下建议:1、科学规划游线系统一个旅游景区内的若干景点及服务设施各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对这些景点及服务设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串联,由此产生组合不同、主题不同的旅游线路。游线系统三大特征:引导性:一般来说,旅游线路基本与景区交通线路吻合,因此,在规划交通线路的同时就要考虑游线系统的设计,引导游客迅速到游览点。趣味性:在游线过程中增添趣味节点,吸引游客注意力,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如:波利尼西亚民俗村的水上独木舟游线,兼具水上交通和体验趣味双重属性。消费性:高超的游线设计不仅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消费过程,整个游线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形消费闭环。2、深度体验非遗产品在保护和传承中,只有让非遗活化,才能赋予其新的生命力;非遗活化不是复制,而是“再复制”,回归本质,再现原生态的文化吸引力。非遗活化两大要点:“非遗再设计”:借助原有的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再设计”非遗文化。如:苗族、黎族等银饰和刺绣手法,融入现代“萌文化”,设计出苗娃娃、黎娃娃等非遗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馆出品的文创,“朕来了”、“折扇”、“宫墙红”“口红”等都属于“非遗再设计”手法。“非遗体验化”:非遗再设计经过萃取和转化,实现文化价值和消费价值,最终还要接受市场考验,使游客能够深度体验,且融入非遗环境中,如:新西兰米泰毛利村的“钻木取火”场景打造,一个主题融合了森林背景、居住草屋、雕刻技艺、传统纹身等复合文化属性,从多个文化展示带给游客深度体验感。3、完善夜游系统根据居民消费习惯调研发现: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中国夜经济产业报告》认为:基于相关夜经济交易数据,15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的夜间交易额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举例:成都——调查报告显示,成都过夜游客的消费是一日游游客消费的3倍以上。据统计,日间往往就是游览型消费为主,但夜间活动则非常不同,可能包含晚餐、夜宵、酒吧、文化演出、购物,如能住下来,消费则会延伸至第二天。因此,一日游游客与过夜游客的消费差,不只在住宿方面,而是全方位的。通过完善夜游产品(美食、酒吧、演艺等),借助现代灯光艺术烘托夜游氛围,带动夜间消费购买力,从而带动整个业态区域的消费总量。4、重视运营管理世界那么大,怎么吸引消费者来看看?如何高效运营管理是关键着力点,针对上述案例,我们总结出如下几个实施要点:借势:注重与周边市场的空间联动,融入整个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如:西江千户苗寨积极融入贵州高铁旅游营销联盟,统筹考虑周边景区资源,使西江千户苗寨成为整个贵东游线的必经景点,在大格局中把握景区的整体发展脉络。借力:注重跨界合作,搭建产业合作生态圈,与政府机构、综艺节目、媒体媒介、强IP产品等展开多维度跨界营销,借助各方资源,提高市场渗透率,如:西江千户苗寨与国家民委合作,建立“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海南槟榔谷与《爸爸去哪》等综艺栏目的合作等,通过跨界联合带动自身项目口碑宣传。未来,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如何发展?我们认为需要深度挖掘文化内容,加强业态体验深度,打造精品化、IP化民族民俗文化项目,推动民族民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是它新征程上的指向标。(数据、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龙德燕园分享」点击图片查看







































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mj/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