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二十四节气大暑。
大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窗外的知了还在高唱,映日的荷花正在盛放,萤火虫在夜幕上留下星星点点光亮,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一年最酷热的时节来啦!此时节,腐草为萤,桐始结花。静坐听雨,卧闻蝉鸣。芭蕉绿染窗纱,似水流年过半。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
大暑,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太阳位于黄经°即为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中国台湾二十四节气大暑MC。
大暑期间的气候特征:“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MC。
东汉刘熙在《释名》里这样解释: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称“龌龊热”。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MC。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荷塘夜色,萤火亮晚;蒲扇邀凉,凉食败火;掩扉思倦,卧席听蝉。这盛夏趣事,在暑天最热时,不意间带来无言的清凉诗意。这所有的一切,都赋予夏日别样的景致。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MC。
大暑,是荷花盛开的时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景已炎炎,新荷然涟涟。在这夏日,烈日当空,荷花依旧傲然而立,颇有君子风度。
▲老挝无锡第27届亚展十二花神荷花。
倾盆之雨,骤然而至,“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雨过后的荷花,伸展倩影,映着晶莹剔透的雨珠,自由而灵动。酷暑难耐的我们,心情也为之欣欣然,深吸一口气,满是荷花的香味,顿感舒畅和凉爽。
▲老挝无锡第27届亚展十二花神荷花。
大暑,是最热的时节
此时天空如烧炽一般,大地上充斥着热浪,不再有凉风,人世间宛如一个大蒸笼,正如韩愈所说:“如坐深甑遭蒸炊”。这样的热天,最主要的就是降温消暑。吃西瓜、吹空调、喝绿豆汤,更需一番心静。
▲德国华氏温标年温标。
心静,是一种心境,不是身体的温度,而是心灵的温度,安静的坐着,平复焦躁不安,整个人冷却下来,心静了,自然身就凉了。
▲日本国际写信日。
大暑,是成熟的时节
人皆苦夏暑,我爱夏日甜。大暑时节,水果丰美,甘甜可口。清爽的西瓜、饱满的葡萄、娇艳欲滴的桃子……大大的咬上一口,是满满的幸福。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日本乡土邮票福岛县农产品桃子。
夏天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酷暑难耐,更有稻田飘香,蝉鸣蛙声,泛舟水上,静夜澄明流萤细语,在阳光炽烈的七月,只等风来,只待雨临,在大热天里,摆瓜果,邀朋客,观萤火。
▲日本乡土邮票北海道向日葵。
大暑三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中国南京二十四节气邮戳。
一候腐草为萤。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即为“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是大暑时节的诗意之虫,“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袅袅神秘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日本自然保护(4组)昆虫萤火虫。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便认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每当夜幕降临,暮色苍茫,萤火虫的小宫灯明明灭灭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
▲韩国昆虫萤火虫。
仲夏夜的浪漫,在于夜幕里流卷的疏云,树梢间时断时鸣的蝉歌,更在于那像星河一般幽幽闪烁的萤火虫光芒。
▲马耳他昆虫萤火虫。
《诗经·幽风·东山》对萤火虫的描写: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中国邮政-T55西双版纳风光版纳月色。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熠耀就是萤火虫。诗中萤火虫和其它四物一起构成了一幅室庐荒芜图。
▲中国邮政-T53漓江月夜。
晚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新西兰新西兰原生萤火虫(夜光邮票)。
飞舞的萤火虫形成的如光线流转一般的景象,着实是夏夜最迷人的情境。
▲马来西亚萤火虫。
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
▲马来西亚萤火虫M。
萤火虫(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马来西亚萤火虫MC。
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根据中国几位专家的统计现发现的种类约有余种,再加上未发现的种类,总共有多种。夜间要发光,可分为水生类和陆生类两种。▲中国台湾台湾萤火虫邮票。
体型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黄绿色荧光。▲列支敦士登蜻蜓。
二候土润溽暑。后五日“土润溽暑”,溽是湿,湿气浓重,蒸郁而令人难耐。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是为“二候土润溽暑”。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MC。
暑是热,溽是湿。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气开始变得沉闷郁热,土地也变得湿气浓重,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湿热难耐,让人无所适从。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MC。
三候大雨时行:再五日“大雨时行”,因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时行以退暑,最热时秋即携大雨来临。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MC。
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此为“三候大雨时行”。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MC。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在“七下八上"(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期间,旱、涝、风灾交替登场。因湿气积聚而招致的大雨滂沱,也以推枯拉朽之势将暑气逼退三分。物极必反,大暑后,天气也在雨中开始向立秋过渡。
▲中国台湾中国古典诗词-乐府诗MC。
大暑农事
此时农作物生长很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禾到大暑日夜黄”“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对于农民来说,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田间管理任务很重。
▲中国台湾台湾蜻蜓邮票水田蜻蜓。
早稻收获及晚稻插秧:“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萝”,对中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
▲中国台湾台湾省农业试验所成立百年纪念。
另外对于双晚稻应该适时栽插,为其争取足够的生长期。栽种时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一般晴天多割,阴天多栽,最好是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稻,最迟不能迟过立秋。
▲泰国水稻种植。
灌溉:正所谓“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十分迫切,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灌溉。
▲中国邮政-T13农业机械化机械插秧。
棉花:大暑期间,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到了一生中的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须加强灌溉。灌溉时田间土壤湿度最好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
▲中国邮政-T13农业机械化棉田防治。
低于60%的话棉花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另外注意不要在中午高温时进行灌溉,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
▲中国邮政-T13农业机械化动力排灌。
大豆:大豆开花结荚正是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十分敏感,农谚说:“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旱象应及时浇灌。如果该期土壤水分不足,植株就会出现萎蔫现象。
▲中国台湾粮食邮票-杂粮篇大豆。
因此必须及时浇水,此时浇水后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增产15%~30%灌水方法以沟灌为好,小水沟灌至土壤湿润即可,切忌大水漫灌。
▲中国台湾粮食邮票-谷物篇玉米。
玉米:此时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需要注意的是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坦桑尼亚世界粮食日。
预防“卡脖旱”一定要施好攻粒肥,因为如果地力差或前期追肥不足,地块极有可能出现脱肥现象,所以应在后期追施攻粒肥,每亩控制在5~10斤,以确保玉米正常营养生长的需要。
▲列支敦士登农作物玉米。
大暑习俗
作为一个气温类节气,尽管大暑是一年中农业活动较为繁重的时节,讲究怡情养心的中国人还是不忘在每年的这个时节里,忙里偷闲,举行各种民俗活动,置办各种民俗吃食,在火热的夏季中寄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日本日本传统工艺系列(1组)岩守县茶壶。
饮伏茶: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伏茶之“伏”,始于春秋,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一年中最热的“伏日”里,喝伏茶是一个重要内容。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日本日本传统工艺系列(5组)山形县铸造水壶。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且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候煮茶,免费供给来往路人解渴。
▲日本日本传统颜色系列(3组)铁壶。
晒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马约特岛香料生姜。
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新加坡生姜。
烧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中国香港节庆民间习俗上头香。
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疾病。
▲中国邮政-10二十四节气(2组)大暑MC。
喝暑羊:“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
▲西班牙西班牙美食埃斯特拉马都拉的炖羊肉M。
大暑节气的民俗在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还有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温养。
▲突尼斯突尼斯有机农业橄榄油。
一南一北,殊途而行:福建人吃荔枝、羊肉和米糟“过大暑”;山东地区“喝暑羊”,俗称“吃伏羊”,而湘中、湘北素有大暑吃童子鸡的习俗。
▲突尼斯突尼斯的有机农业蜂蜜。
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日本我的旅程邮票系列(2组)猕猴桃饮料。
由于其具有神奇的清热解毒的功效,故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日本夏季问候汽水。
夏天放学回家或玩耍归来,一身热汗擦去,再端起那碗妈妈做好的凉粉,一口吃下,冰凉透爽的感觉立刻贯穿全身,暑气也像在顷刻间就全部散去。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日本夏季问候冰淇淋。
送“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
▲中国澳门美食节嘉年华十周年纪念云吞面。
吃荔枝: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中国邮政-18水果(2组)荔枝MC。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中国邮政-18水果(2组)荔枝。
食凤梨:大暑期间,我国台湾地区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中国邮政-18水果(3组)菠萝。
菠萝(学名:Ananas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mj/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