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摩亚 >> 萨摩亚美景 >> 正文 >> 正文

青椒说领保电话也有洞天

来源:萨摩亚 时间:2017/11/2

青椒说

  外交青年说给你听,欢迎大家聆听本期的青椒说,今天为您朗读的内容节选自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朱涛的作品《领保电话也有洞天》。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作为负责领事保护的工作人员,我从到馆第一天就接过了领保电话的SIM卡。

  我接过SIM卡的时候,还是挺自信的。我的“自信”大概源于我自以为对美国的“熟悉”。可不是,上到美国大选、美联储升息,下至感恩节“黑色星期五”海淘攻略,似乎有关美国的一切,国内媒体都有迅捷的报道。而且本身我就是个美剧狂人,这让我有种错觉,以为我对美国的了解似乎是足够了。

(一)

但面对初来乍到的我,打来的领保电话却丝毫“不留情面”:“我是中国公民,我老公在洛衫机得了重病,生命垂危,我该怎么办?”——“啊?什么?你现在在哪?在医院吗?医院?”

“我是在亚利桑那的留学生,我一个中国同学情绪失控,刚被送到精神病院了,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啊?啊?你是哪个学校的?精神病院在哪啊?他爸妈知道吗?”

“我和我母亲从北京来夏威夷旅游,我们在海滩走失了,求求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她!”——“别着急,别着急,有没有跟当地警察局报案?老人家今年多大了?大概什么样貌?”

“我刚刚坐国航的飞机抵达洛杉矶机场,但是我要出关的时候发现我护照不见了!”——“护照你得小心点啊!你现在就在机场对吧?哦对,你也出不去啊。大概什么位置?”

“我们这帮人是被骗到塞班打黑工的,现在护照被没收,求祖国接我们回家!”——“老乡,别着急,赶快描述一下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周围的环境。”

  或者干脆电话里传来的只有“呜呜”的哭声。

  尽管我的前任很负责地将自己总结的案头精华毫无保留地交接给我,我也认真地做了功课,但每个领保电话背后都有新情况、新问题。每每放下手中的电话,我只能倍加努力地找网站、翻书本,各位领导同事也都容忍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热心地成为我坚实的后盾。每当外出办案最可遇不可求的,莫过于恰巧碰到办案的是“话唠”警察或“老娘舅”律师,因为我可以借此机会尽可能地询问一些专业性强的细节问题。唉!可就算是话唠、老娘舅,反而到最后都被我问烦了。

  拥有一时的好奇心不难,要葆守长期的探索欲却不易。领保电话果真是激发我求知的神器。

(二)

  都说领保电话是当事人在外遇到突发状况最后一道防线:洗澡的时候,我把手机挪到淋浴喷头的边上;做饭洗菜前,我会将手机提前插上耳机线;进会议室开会,我厚着脸皮把这“烫手山芋”托付给邻桌“无辜”同事。别人不知道的,看我吃饭睡觉抱着个手机,肯定以为我这个单身狗正在热恋期。

  有时候“无巧不成书”,放下手机上个厕所,转眼,漏接一个求助电话。以后,我连上厕所都带着手机。不过我会小心翼翼地将手机调成震动模式,免得手机在厕所突然响起惊扰旁人的痛快。

更别提我馆领区可能是中国唯一一个既跨越南北半球、又横亘东西半球的领区了。从美属萨摩亚到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的时差足足有21个小时。这跨度之广、战线之长,光在电话里计算时差就让初出茅庐的我频频“死机”。每一通深更半夜打来的领保电话,我都挣扎着起来接听。完后,我还要竖起耳朵听窗外传来隔壁同事的鼾声是否一如往常那样平顺安详。否则,我内心会禁不住自责半天——更睡不着了。

(三)

  外派常驻以来,我常常不厌其烦地推荐周围同事看国内某上星卫视一档节目,尤其是片头总能让我燃起来:

 (随着救护车急促的鸣笛,一位护士伶俐地接起电话)

 “你好,六院!”(旋即是医生镇定自若地指挥)“直接进抢救室!”“赶紧过来,抢救第一位!”(旁白)这是全国首档大型医疗急救纪实节目,9个摄像头,24小时全面覆盖.…。

  我曾经很想做医生,我确信我现在圆梦了:我像是一个急诊科医生,只是换了一个场景,从另一个角度在“救死扶伤”。领保电话中传来的声音,也恍如抢救室里那样,我甚至都能看到电话那头焦虑、急切、失落、悲恸甚至绝望的表情。每一个电话连接起来为我讲述着最真实的海外中国人生存现状和奋斗版图。

  我的工作可小可大。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一个电话就像一根生命的藤条,而就是这根藤条,往往能成全求助者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作   者:朱 涛

   主   播:刘新源

   投稿邮箱:butw

qq.







































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mj/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