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吴鸣洲
近日,德新交运的并购重组上会,未能通过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的审核。
具体来看,德新交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简称“致宏精密”)90%的股权。
并购重组委给出的被否原因为“申请人未充分说明标的资产的核心竞争力、本次交易估值的合理性,未充分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这意味着,标的公司估值暴涨、业绩依赖大客户等问题,让这起收购未能成为现实。
10月22日,德新交运复牌,股价下跌9.95%,报收15.38元。
高溢价跨界收购
需要注意的是,这起并购重组为一起跨界并购。
据悉,德新交运成立于年,主要业务包括道路旅客运输和客运汽车站业务。而致宏精密专注于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应用于锂电池极片成型制造领域的极片自动裁切高精密模具、高精密模切刀等产品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产品广泛用于生产高品质消费锂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
同时,上市公司还对此次收购的标的公司给出了近7倍的溢价。截至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未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44万元,预评估值为万元,预估增值率为.29%。
更令人惊讶的是,此次收购的预评估值也与一年前标的公司股权转让的估值相差甚远。
公告显示,年7月,萨摩亚冠伟将其持有的致宏精密%股权以.9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郑智仙,未缴出资义务.06万元由受让方郑智仙承继缴纳。截至年6月30日,致宏精密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09万元。以此计算,标的估值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暴涨近47倍。
高溢价收购加上跨界并购,让这起并购重组备受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ms/1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