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春节,我们一家约上友人自驾了新西兰南岛。那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旅程。从今天开始,新西兰游记《中土世界》正式开启。《中土世界》的游记名源自《指环王》,这部气势恢宏的电影让新西兰这块世外桃源广为人知。本篇的篇名是《库克船长》,是为了纪念库克船长。他是第一个登上新西兰岛,探索新西兰的西方人。后人以他名字命名了北岛和南岛之间的海峡,以及新西兰最高的山峰......
从一个帅小伙说起
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位涂满橄榄油,一身健硕肌肉,露出迷人微笑的旗手惊艳出场,赚足了目光,被评为最帅旗手。
他有着一幅近似东方人的面孔,他叫Pita,来自汤加。
当汤加、萨摩亚、瓦努阿图、图瓦卢、帕劳......这样的名字被念出时,估计很多人会一脸懵逼,这国家在哪?而十有八九,这些国家就在太平洋上。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像汤加群岛这样的岛屿星罗棋布,这些岛屿被分成三大岛群,即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美拉尼西亚(Melanesia)和波利尼西亚(Polynesia)。波利尼西亚岛群规模最大,包括最北的夏威夷群岛、汤加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最东端的复活节岛和最南端的新西兰岛——都是旅游圣地啊!!!
三大群岛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构成不同。这些岛屿面积都不大,由于资源不足等环境因素,并没有进化出原始人。但又都有土著,于是,这些土著的来源就成了人类学家们孜孜不倦追求的课题。现在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两个学派,一是来自太平洋群岛的西部——咱中国的福建沿海一带,二是来自东部——美洲的印第安部落。从大洋洋流、航海条件、生活习惯、语言文化、DNA等多种因素分析,两个学派都各有论据。但由于印第安人本也具有亚洲血缘,所以,本质上来可以说,太平洋岛民都有亚洲血统。
10世纪,来自库克群岛和塔希提(大溪地)的波利尼西亚人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定居下来。新西兰有了常驻居民。年起,毛利人在新西兰定居。.......
就这样,这些“亚洲人”的后裔在太平洋上世代代快乐地生活着,也因为气候等环境原因,不断进化着——肤色变化了、身材变化了、语言变化了。但总体来说,大洋洲群岛的文明的进化程度还是很慢很慢...................................................
直到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
17世纪是属于“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扬松·塔斯曼在远洋冒险中抵达新西兰的西海岸区,但在企图登陆时遭到毛利人的攻击而迅速离去,但他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这块土地为(Novazeelandia)——大航海时代发现的很多地方,都是这么命名的。包括前面说过的NewYork。
荷兰人塔斯曼狼狈离开后,新西兰又恢复了平静。但是,第二年,也就是年,近代物理乃至科学的奠基人、被无数中学生恨得牙痒痒的那个人——牛顿诞生了。从牛顿开始,一大波一大波的科学大师相继出生。这其中就有年出生的哈雷——可不是造摩托的那个哈雷,而是发现了彗星运动规律的天文学家哈雷。
正当西方社会风云激荡,现代科学大踏步前进时,新西兰这些太平洋诸岛上依旧是椰林树影,水清沙白,衣食无忧,与世无争。
就这样,又过了年,直到一个天文现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那就是“金星凌日”!
哈雷说了一句话
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之为“金星凌日”。看官可能会问,这金星凌日跟新西兰又有什么关系呢?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年,已经60岁的哈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可以通过“金星凌日”测量太阳视差和与地球的距离。而根据天文推测,年6月3日,就将有一次千载难逢的观测“金星凌日”的机会。哈雷说完这句话,又活了26年,去世了。但他也万万没想到,他的这句语言会给新西兰带来什么!
当时执世界科学牛耳的英国皇家学会认为,“金星凌日”的最佳观测地点就在南太平洋的某个地方。于是,英国决定派遣探险家去寻找这个地方,并完成科学观测。当时拟派的探险家的第一人选是著名水文地理学家亚历山大.达林普尔,他愿意接受任务,但却提出了非分的要求——要求得到海军上校军衔,英国海军部断然拒绝。于是,这个发现新西兰的机会,历史性的落在了刚刚崭露头角的詹姆斯.库克的肩上——他的要求不高,当个海军上尉就行了。
这应了一句古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库克船长的一生
詹姆斯.库克,年10月27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一个农场。天性机敏好学的库克,在商船队当见习学徒时,学习了代数学、几何学、三角学、航海和天文学各方面的知识,这些技能对他日后指挥自己的船只有着极大的帮助。
年欧洲“七年战争”爆发,英国是这场战争最大受益者,拿到了原属法国的加拿大和印度,英国从此成为日不落帝国(不过因为将战争费用转嫁给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七年战争结束后1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库克船长积极投身于七年战争,并在水文测量中表现出了超人的天赋。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扩大对海外的探索,库克积极投身其中。就在他完成纽芬兰的探险任务后不久,他在日记为自己写下了以下的一句目标:
“我打算不止于比前人走得更远,而是要尽人所能走到最远。”
终于这一天,“金星凌日”的探测任务交给了他。
库克船长踌躇满志,为出行做着准备。这一旅程,不仅要为“金星凌日”寻找最佳观测点,同时担负寻为英国政府寻找南方大陆(古人一直认为地球保持平衡,南方一定有一块大陆——事实上确实有南极洲,不过因为远没有人想象的那么大,过于靠南,而一直未被航海家找到)和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重大使命。就在启程之前,另一位探险家威利斯船长回来了,告诉库克,最佳观测点应该在乔治三世岛附近——就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塔希提。年8月26日,装备了10门大炮和12门鹰炮以及18个月粮食的“奋进号”从普利茅斯港启程了,随行的除了船员、士兵之外,还包括一名爵士、天文学家、博物学家、农业学家、医生、画家、艺术家.......#写到这里,我仿佛看到尼摩船长驾驶着他的鹦鹉螺号开启着《海底两万里》,于是,一切也就豁然开朗——正是那个伟大的时代,为儒勒.凡尔纳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写作素材#
在塔希提岛的这棵树下,库克船长和科学家们,在49摄氏度的高温下,艰难地完成了“金星凌日”的天文测量任务。
年10月6日,离开塔希提继续向西航行的库克,发现了一大块陆地。最初,船员们欢呼雀跃,认为这就是那未知的南方大陆——荷兰人年前抵达的是西海岸,所以库克开始并不知道眼前的这块“大陆”是新西兰。而实际上,那正是新西兰北岛的东海岸。
库克比荷兰人的优势在于他带了一个塔希提人作为向导,因为塔希提与新西兰同属波利尼西亚族群,有了这样的桥梁,库克得到了当地人(毛利人)的信任,得以登岛。于是,他完成了人生中一项重大成就——对新西兰全岛进行了勘测,绘制了精确的海岸线图。
库克在新西兰待了五个多月进行科学考察,年3月31日,他们驶离新西兰,继续往西探索,又发现了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登陆澳大利亚的欧洲人!年6月12日,库克船长结束第一次南太平洋的航行,返回到英国。在库克船长对太平洋的第二次探索(年-年)中,库克船长第一个穿过了南极圈海域。但可惜的是,由于恶劣的天气,未能继续南下,依旧与南极大陆擦肩而过。
年,为了寻找西北航道,库克船长又开始了第三次太平洋的探索,这是他最后一次远行,年2月14日,一向强调善待原住民、年仅50岁的库克船长却在夏威夷群岛不幸被当地土著所害,伟大的航海生涯戛然而止。那时的航海家、探险家的命运大抵如此,令人扼腕。
伟大的库克船长的探险精神激励着后人。新西兰人涌现出很多登山家、探险家。蹦极等极限运动就是由新西兰人发明的。下图是我在新西兰一个徒步起点拍摄的,照片中这位大名鼎鼎,他是世界首位登上珠峰的人,也是首位踏遍“三极”(南极、北极和珠峰)的人:埃德蒙·希拉里。新西兰的5元硬币就是他的头像。
他望着的,是他在登珠峰前训练的山峰,那,就是以库克船长命名的库克山!
下篇《从牛奶湖到库克山》将正式开启新西兰的旅行。
远峰峰语同周,行无止境,笔耕不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ms/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