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确诊病例据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14日16时48分,检验检疫人员在对入境旅客实施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时,发现一名男性旅客体温偏高。工作人员立即按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对其实施医学排查,结果显示该患者38岁,中国国籍,长期居住在浙江省义乌市,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38.5℃,有咽红症状,自诉有头痛症状。
经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该男子2月2日从杭州出发,经香港、斐济转机赴萨摩亚旅游。14日,其从萨摩亚出发,经斐济转机到达香港,从皇岗口岸入境。深圳口岸检验检疫人员按规定采集血样检测,要求其做好防蚊保护,嘱其尽快入院诊治,并将相关信息转交卫生计生部门进行追踪。
2月15日,经该局下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检测,该旅客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按照疫情防控方案,该局立即联系该名旅客,告知病情,并嘱其尽快就地就医;立即调查与该旅客同行出国旅游32名团员的行程信息、健康状况等。同时,将相关情况报告质检总局,按照联防联控机制要求通报广东省卫生计生部门,科学做好联防处置。据了解,该旅客于2月16医院接受诊治。2月16日,经疾控部门复核确认,该旅客样本寨卡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
孕妇应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据悉,深圳是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有13个海陆空口岸联通港澳、通达全球,日均出入境旅客近60万人次,传染病疫情传入风险大,口岸防控工作量大、压力大。年10月,该局建立寨卡病毒检测方法。年10月8日至年2月20日,共检测排查份血液样本,除1份检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据介绍,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比较轻微,且被寨卡病毒感染的人员,80%的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较轻微,一般持续2-7天自愈。寨卡疫情开展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之间存有关联。
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前,全球寨卡病毒疫情仍在持续发展,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旅客:出境前应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了解目的地寨卡病毒疫情流行情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孕妇和计划怀孕的女性,应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国家或地区。来自巴西、哥伦比亚、苏里南等有病例报告国家的人员,如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者,出入境时应当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入境后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个人如何预防感染寨卡病毒?
目前并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防治感染的最佳途径就是防止蚊子叮咬。
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这些地区旅行时,应注意穿着长袖衣物(最好是浅色衣服)、使用驱虫剂等,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使用纱窗及蚊帐等方式避免蚊虫叮咬;另外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如下图)中孳生。
世卫组织教你科学防蚊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针对女性的寨卡病毒预防指导,强调防范蚊子叮咬是女性,特别是孕妇预防感染寨卡病毒的最佳途径。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科学地防蚊、驱蚊和灭蚊呢?
午睡用蚊帐外出穿长袖全世界吸血的蚊子有按蚊、库蚊和伊蚊三种。能传播乙型脑炎的库蚊和传播疟疾的按蚊多在夜间活跃,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则在白天活动较多。世卫组织建议,睡觉,特别是白天睡觉,最好使用蚊帐,还应使用纱窗或关闭门窗防蚊。
对于在寨卡疫情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者,世卫组织建议尽可能别让皮肤暴露在外,穿着浅色、长袖、稍显宽松的衣裤,衣物面料较为紧密最为理想。这是因为蚊子更容易被蓝色、绿色、黑色等深色吸引,紧身且面料稀疏的衣物仍然让蚊子有可乘之机。
清理积水杜绝孳生有些蚊卵能在无水的情况下存活长达一年,少量积水足以让蚊卵发育成幼蚊,成年雌性蚊子在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后会携带该病毒,再通过叮咬他人传播病毒。因此源头防控、清理积水就显得格外重要。
世卫组织建议,要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即使是少量水)的容器排空,使其保持清洁或加以遮盖”,让蚊子无处孳生。
科学安全使用驱蚊剂世卫组织建议,可在皮肤或是穿着的衣物上使用驱蚊剂,驱蚊剂中应当含有“避蚊胺”(DEET)这一成分。
避蚊胺于年最先在美国开始使用,如今在驱蚊液、驱蚊花露水中仍然常见。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避蚊胺含量在10%到30%间的驱蚊产品对儿童和成年人都是安全的,两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使用含有这种成分的驱蚊产品。可根据户外停留时间的长短,选择不同避蚊胺浓度的驱蚊产品。避蚊胺浓度在30%的驱蚊液有效时间可达6小时。
相关链接:
寨卡疫情会不会在中国大规模爆发?
据报道,目前寨卡病毒已在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马提尼克岛、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苏里南、委内瑞拉、波多黎各、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圭亚那、法属瓜德罗普岛、佛得角、萨摩亚和圣马丁岛等22个国家大肆流行。
但由于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并不会通过人和人传播,再加上目前中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即使出现寨卡病毒输入病例,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也低,不过中国南方地区需要警惕,应注意做好防止蚊虫叮咬的措施。
来源:深圳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fz/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