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又出现一种蚊媒病毒——寨卡病毒传播疾病的暴发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1月底统计,美洲、非洲等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蔓延迅速。
寨卡病毒是什么?如何传播?感染后严重吗?看本文为您一一解读。
1病毒的由来“寨卡”原本是非洲乌干达南部一片丛林的名字,科学家最早从生活在那片丛林里的一只恒河猴身上分离出了这种病毒,因此而得名。后在人体中分离出该病毒,证明了该病毒对人体的感染性。
2病毒的传播特点寨卡病毒是黄热病毒的一种,与乙脑病毒、登革热病毒是近亲。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主要通过蚊子叮咬特别是伊蚊传播。这种蚊子也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寨卡病毒还可由怀孕的母亲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传播给胎儿或婴儿,也可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但传播几率尚不清楚。
3病毒的危害对成人而言,寨卡病毒不会造成生命危险,约80%的感染者不会出现症状。感染症状也很温和,包括发烧、头疼、皮疹、眼睛泛红等。虽然寨卡病的严重性不及埃博拉,但对母婴的伤害要胜过埃博拉。巴西的一项新研究证实,寨卡病毒确实具有攻击人脑重要神经细胞的能力。这为确认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证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明国立(音译)称,关于寨卡病毒感染胎儿的一些科学报道表明,虽然一些大脑区域仍发育正常,但是大脑皮质层结构多数消失。目前并不清楚为什么成年人感染寨卡细胞症状比胎儿相比较轻,以及寨卡病毒如何侵入发育中胎儿神经系统。
4全球传播情况年,乌干达,从寨卡丛林一只恒河猴身上第一次分离出寨卡病毒;
年,乌干达,从伊蚊上第一次分离出寨卡病毒;
年,尼日利亚,第一次人感染病例
-年,从非洲至亚洲,有少数病例报道
年,密克罗尼西亚,49人确诊,无死亡病例
年,波利尼西亚,超过28,人被感染
年,南美,超过万人被感染
5中国的传播情况年2月19日,浙江省卫计委通报,浙江首次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位患者是38岁的男性,义乌人,今年2月2日去斐济和萨摩亚旅游(斐济和萨摩亚为疫情发生国),2月15日返回义乌。中国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标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7日通报,新增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两例患者为来自委内瑞拉的华人父女。经省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标本寨卡病毒核酸呈阳性。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6如何预防在预防上,尚无疫苗,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前往流行地区,如果必须前往,应做好防蚊措施,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暴露皮肤涂抹防蚊药剂,避免与其他人共用杯子等个人用品,经常洗手。
想了解更多关于寨卡病毒的资讯,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fz/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