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新西兰的球队在比赛前,往往来一段大吼大叫,一边跺脚,一边拍胸脯,各种鬼脸层出不穷的战舞。这个战舞叫做哈卡舞(Haka),源于新西兰土著毛利人。这玩意乍看起来挺逗,又是瞪眼睛又是吐舌头,和疯子差不多,不过仔细看一会,倒的确颇有阳刚之气。跳战舞最著名的当属新西兰的英式橄榄球队全黑队(AllBlacks),他们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年。
感觉对面球队的队员虽然外表镇定,甚至略显忧郁,但是内心里怕是有十万头神兽在尽情奔腾往复
全黑队经常表演的战舞还有毛利话的“歌词”,叫做KaMate,这词也挺有意思,那些叽里呱啦的毛利话就不介绍了,反正也不懂,翻译成中文大意就是:“我也许会死,我也许会活,我也许会死,我也许会活,这就是带来太阳,让它照耀的,毛茸茸的男子汉。上前一步,再上前一步,上前一步,阳光照耀!”估计大家和我的想法差不多,这都哪跟哪呀,连毛茸茸的男子汉都出来了。呵呵,本来嘛,毛利人和其他民族比,并没有能够在科技树上爬多高,所以搞出来的东西就不能指望有多高大上。
因为毛利人有猎头的习俗,这个吐舌头的造型是模拟插在杆子上的人头,就是告诉对手,你小子不服?等会你就是这副尊容
记得还是小学3年级的时候,天天狂读凡尔纳的小说,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里第一次了解了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这是一个非常勇猛好斗的民族,在19世纪中后期还曾经发动过大起义,逼迫得殖民者居然做出了让步,史称毛利战争。虽然最后毛利人失败了,但是他们的抗争也赢得了殖民者的尊重,这也是为啥他们的战舞被新西兰白人接受,在近些年,哈卡舞还被推广到全世界,现在连中国学校运动会,除了打扮成汉奸八戒,也有人开始跳毛利战舞。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样的运动会入场式
不过毛利人的邻居澳大利亚土著就不那么争气了。澳洲土著属于尼格利陀人种,也就是所谓矮黑人,和毛利人不是一个种,他们那个族群肯定很早就从现代人群里分离出来了,所以他们是世界所有民族里唯一不会使用弓箭的,不过倒是独辟蹊径搞出了飞去来器。这些澳洲土著性格比较温和柔弱,所以被殖民者搞得很惨,直到二战后人文主义兴起,才算是境况有所改善。
前两年的大片《澳大利亚》里的土著老头
很多人以为哈卡舞就是战舞,其实也是个误解,哈卡舞不完全是两个部落械斗前的热身操,也被毛利人用在和平场合,比如欢迎客人呀,签订合约呀,甚至是葬礼,而且也不都是只有一群壮汉在那上蹿下跳,传统哈卡舞很多是男人在前面跳,女人在后面嚎,也有专门女人小孩跳的哈卡。哈卡舞甚至都不是毛利人特有的,不少其他太平洋岛国土著也跳类似的舞,比如斐济的Cibi,萨摩亚群岛的SivaTau,汤加的Kailao,都差不多,而且他们的球队现在也在比赛前来一段。甚至夏威夷那风情万种的呼啦舞(Hula,就是让我辈WSN想入非非的草裙舞)也和哈卡沾亲带故。
夏威夷草裙舞
如果摊开地图我们就会发现,我刚才说的那些岛屿散落在太平洋的各个角落,这些相隔万里的岛国,怎么会有着这种文化联系呢?这还用说,当然因为这些人有着共同的起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波利尼西亚人。应当承认波利尼西亚人的文明程度不高,大多数族群都没有能够学会使用金属,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开拓精神的海上民族,愣是依靠原始的独木舟,征服了太平洋上几乎所有的岛屿。我们对比一下引以为豪的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所经几乎都是已经文明开化的地方,航线也多是贴着海岸线走,一路都有现成的港口和航线。就难度而言,真的是没法比。也因此不得不佩服这些未开化民族的勇气。
郑和航线
波利尼西亚人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顾名思义,这是南太平洋岛屿原住民的语言。说起来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从宝岛台湾起源的,然后再乘着独木舟一波波的驶入未知的汪洋,把足迹撒遍了星罗棋布的岛屿。往北,有证据表明,当现代日本的和族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是《三国志》里记载的倭女王卑弥呼的时代,在九州岛南部和邪马台国作战的熊袭族(差点输入成胸袭)就说南岛语。虽然最后这些人败给了和族,但是因为他们的勇武,日本人就用对熊袭族人的称呼“隼人”作为朝廷里的一个武官的官职,后来也被广泛用于男人的名字,比如北条司的漫画《城市猎人》里的海怪(海坊主)就叫伊集院隼人。
海怪(海坊主)
往西,南岛人还横跨印度洋,一直到达马达加斯加岛。所以虽然马达加斯加就在非洲边上,离亚洲十万八千里,但是上面居民却是黄种人。当然了,他们不是波利尼西亚人,只是广义上的南岛民族。从下面这张波利尼西亚人的迁移图可以看到,他们从台湾出发,在公元前年到达菲律宾,前年到达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带,然后从所罗门群岛开始向各个方向扩张,这个时候还是公元前,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地方还没有被文明的曙光照耀。在殖民斐济,汤加,萨摩亚群岛后,波利尼西亚人推进到库克群岛,和法属波利尼西亚。很多人都知道的旅游胜地兼人间天堂大溪地(Tahiti)就在波利尼西亚。而这群人也因为这个地名而被命名为波利尼西亚人。从这里开始,他们再次兵分三路,而这三路都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里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
波利尼西亚人的迁徙路线
波利尼西亚人的扩张并不是偶然被风暴吹过去的,而是有计划的移民,似乎波利尼西亚人每到一个岛繁衍,当人口数量到达饱和后,就会开始这种有计划的移民,驾着大型独木舟,运载着种子牲畜在勇士的带领下驶入万里波涛。不知道有多少条船就那么消失了,但是毕竟有幸运儿,往南的那一支在公元年左右移民到了新西兰,当时的新西兰还是一片处女地,甚至还生活着一种高达3米的巨型鸟类恐鸟。很可惜,在白人到达新西兰之前,这种巨大而脆弱的生物就已经绝迹了。
恐鸟,鸵鸟,人,和鸡
往北的那一支航程出奇的长,最终在公元年到达了另一个人间天堂-夏威夷。如果摊开世界地图看看,就会发现夏威夷群岛在太平洋的中心,真的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为位置。就在这个世外桃源,夏威夷人在年建立了独立的夏威夷王国,并且在外敌环伺下坚持了很久,最终在年这个战略要地被美国吞并。夏威夷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不少东西,比如那句既表示你好也表示再见的问候语:Aloha。再比如既浪漫又刺激的冲浪运动就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传统活动,最终也是因为夏威夷人推广到了全世界。当然了,还有前面提到过的风情万种的呼啦舞。
冲浪本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传统
向西出发的那一支最为神奇,最为神秘,也最让人唏嘘。因为他们在公元年的样子到达了复活节岛。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为与世隔绝的岛屿,离它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也要有多公里,在公元年,可能也只有海洋民族波利尼西亚人可以跨洋过海来到这里。按照复活节岛的传说,当年也就是一两条独木舟,不过几百年后他们就已经繁衍成了一个大部族,还分成不同部落,人口最多时可能高达2万人,甚至他们很可能在哥伦布之前就造访过美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吃饱了有闲工夫了,就要整点有的没的。于是开始树立巨大的石头人像摩艾Moai,一共建造了近千个,最大的长度有21米多,吨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这些人只用石斧,生生砍出了一个7层楼高的石头巨像。不过这尊巨像永远没有完工,因为一件可怕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等人们醒悟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神秘的摩艾像,每一个都有2,3层楼高
这件事情就是:岛上的树被砍光了。没有了树,就没法再制造独木舟,也就没法出海打鱼,于是这个航海民族被彻底禁锢在这个荒凉的小岛。从后来的考古挖掘来看,鱼类海豚什么的从人们的食谱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种植的粮食,饥荒开始笼罩全岛,甚至人肉都成为了常见的食物。在内战中社会体系崩溃了,曾有的文明消失了。当外界人类再次到来时,岛上只有不到人,还有那0尊被推倒的摩艾像。复活节岛带给我们的不仅有神秘的巨像,还是一个自然环境被破坏后的启示。我们的地球难道不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孤岛吗?
最终也未能完工的最大摩艾
最后回来说说波利尼西亚人的发源地台湾,在前几年,台湾在一个叫做亮岛的小岛挖掘出来一具0年前的人类遗体。这具被称为亮岛人的遗骨可能就是南岛民族的老祖宗。据说台湾阿美族的很多习俗建筑什么的,和新西兰毛利人依然很像,虽然他们分开已经有数千年。我们过去一想到台湾原住民就是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什么的。其实台湾山区的原住民是勇敢的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可不是那种小资们浪漫想象中伊甸园里的夏娃,就在年前他们依然保留着猎头的习俗,被称为“出草”。
亮岛人的遗骨,这种屈肢葬(就像胎儿在子宫里的姿势)的习俗原住民在年前还有
对于原住民而言,出草是一种宗教行为,也是一种狩猎行为,只不过猎物是敌对部落的人,在汉人占据平原地带后,出草的对象就往往是汉人。在《赛德克.巴莱》这些电影里,强调了原住民的不屈于勇武,对另一方面则很少表现,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不得不说,出草是非常原始野蛮的。被猎头的猎物不分男女老幼也就罢了,头颅带回部落后,还要开party庆祝,庆祝也就罢了,还要喝血酒,这血酒的制作方法相信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就是把酒从猎获的人头嘴里灌进去,从砍断的脖子处流出,走了这么一圈的酒会带有被害人的血,就称为血酒。下面这张照片,有点惊悚,承受能力差的请自行跳过。
出草饮血酒
好了,讲到这里也差不多了。不管是扬帆远航的勇士,是丛林里猎头的生番,或是篝火边舞姿婀娜的MM,正是这些人在历史上把人类的足迹带到了遥远的远方,现在他们已经无一例外地融入了现代社会,也许会有人对他们丢失传统而痛心疾首,但是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其实融合就是这样,我们不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能根治吗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jj/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