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摩亚 >> 萨摩亚经济 >> 正文 >> 正文

杨凌小麦文化节在田间地头感受中国农耕文化

来源:萨摩亚 时间:2018/7/10

成熟的麦子挺着沉甸甸的腰杆,互相磨擦着,发出嗦嗦的响声。“突突”的收割机响过,麦田一排排了下去——这是现代化的收割。

麦场里码起了一摞摞的麦垛,麦垛看起来像塔一般,稳稳站立。麦垛旁边,蹲着一个专心捡麦粒的农妇,不远处,两三个上了年纪的汉子正在挥舞着镰刀——这是传统的收割。

△活动开幕

6月11日,这幅景象同时出现在第二届杨凌小麦文化节上,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6月11日,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办,杨凌小麦产业研究中心、杨凌自贸区试验区办公室、杨凌示范区农业局、杨凌示范区旅游局、杨凌示范区展览局承办,大北农集团协办的以“弘扬农耕文化打造粮食品牌助力产业扶贫”为主题的第二届杨凌小麦文化节开幕。

来自河南、黑龙江、山西等10个小麦种植大省的代表,埃塞俄比亚、汤加、萨摩亚、冈比亚、津巴布韦、海地、塞拉利昂、肯尼亚、巴拿马、毛里求斯、朝鲜等发展中国家代表多人参加了文化节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本届小麦文化节旨在进一步弘扬小麦文化、共话小麦产业发展大计,精心安排了小麦传统收割打碾体验、农用无人机表演,小麦新品种展示、全国小麦种粮大户表彰、小麦产业发展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无人机表演

夏收秋种是延续多年的农耕传统,当天的活动首先为大家展示了什么是农业高科技,无人机在空中沿着预定轨迹准确的进行空中播种,吸引了大家驻足观看。

△洋选手

随后的割麦比赛中,一边是来自埃塞俄比亚、巴拿马、津巴布韦等9个国家的“洋麦客”与关中麦客现场PK,手亲身体验关中传统的麦客文化。

另一边是杨凌当地的民间选手,他们一边埋头割麦,一边将割好的小麦迅速打结捆扎。两组割麦比赛将此次小麦文化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割麦比赛

在耕地比赛现场,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也有年轻人陪着老人、还有已经在城里定居的“老把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耕地小组迅速进入状态,大人们埋头犁地,孩子们拎着竹篮撒种,最后按时间长短分胜负。加油声此起彼伏,人们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夏收的农忙时节。

△夏种玉米

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的石刻中,已有栽培小麦的记载。据考古学家研究,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就开始把野生的小麦当作食物,我国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王辉介绍,我国北方小麦育种有过六次换代,其中四次是以杨凌培育的品种为主导,从蓖麻一号到小偃系列,一代代育种专家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作出了重大贡献。

截止到年,我国小麦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在国际上,我国小麦产量仅次于欧盟,居世界第二位。

△论坛现场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小麦产业发展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小麦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自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农业科研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小麦产业的企业家们共聚一堂,就小麦产业发展发表了真知灼见,为小麦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种粮大户颁发“光荣证”

(综合:华商报、科技日报、国际在线)

相关阅读

厉害了!杨凌现代农庄集群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将获重点支持!

来杨凌与建设世界知名农科创城市共赢财富机遇

第24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将于11月5日至9日举办

目前N多人已







































局部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jj/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