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约1万字,希望你能耐心读完
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共同目标,因此它的基本概念是同意。当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无法用语言来解决时,人们就会付诸于武力;当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无法用语言来解决时,国家则会付诸于战争。————题记如今的美国,面临着世界老大位置不保的挑战,会不会狗急跳墙,会不会铤而走险,会不会对我抠扳机?不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都有这种风险!一、“杂交+流氓”的底色,使得美国有抠扳机的基因。“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看一看美国的历史,我们就不难看出盘踞其根上的“杂交+流氓”底色。北美洲原来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到了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等国开始向这里移民,疯狂掠夺并占有北美丰富的资源。后来,英国海航技术和海战能力不能飙升,看到了北美这块肥肉。于是,英国人挥师东进,割据统治,至年,英国已在北美洲建立13个殖民地,文化,政治相对成熟。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请记住,建国初期,美国只有8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那么,美国的领土是如何从80万平方公里发展为多万平方公里的呢?让我们扒一扒美国的“发家史”。刚刚宣布独立的美国让英国恼羞成怒,试图把这80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抹掉。后来,经过8年血战,到了年9月3日,这个新生的美国不仅让英国不得不正式承认它的独立和存在,还被迫割让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殖民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上原来的80万,美国拥有了万平方公里土地。年,美国第3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看中了新奥尔良这块地,这可是一脚跨入墨西哥湾的海岸口。当时,拿破仑的军队和居民还住防在新奥尔良,美国人便向法国提出想以万美元购买这块地。拿破仑给出的答案是,要买可以,但你们要把整个法属密西西比河流域全买了。这块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而且价格低的惊人,0万美元,平均每平方公里7美元。杰弗逊极为爽快地接受这个价格,并争取到了分期付款。这样美国的国土面积接近万平方公里。美国扩张领土的欲望越来越强,并把目标放在了北方的加拿大。然而,这次美国没那么幸运。不仅全线溃败,还被加拿大人反攻到华盛顿,火烧了白宫。此后美国基本停止了向北方的扩张。北方的失败并没有浇熄美国的流氓欲火,他们又把黑手伸进了南方西班牙人的裤兜——佛罗里达。年被拿破仑打残的西班牙,无奈与美国结下城下之盟,美国以万美元的价格卖下佛罗里达。美国国土面积增加到约万平方公里。但美国并没有丝毫满足,他们紧接着盯上了西面。先是墨西哥的德克萨斯地区。这一次,美国人采取的“打入楔子,连泥拔起”的阴招。他们先向德克萨斯移民,人为制造移民与墨西哥当局的矛盾;而后,采取“揭竿起义”的方式,组织楔别入墨西哥的移民起来闹事,要求独立,成立“德克萨斯共和国”,并要求加入美国,在报纸上鼓吹德克萨斯成为美国领土。这个阴谋,从年开始付诸实施,到年,历时10年时间,美国人龌龊地把德克萨斯纳入美国第28个州,并引发美墨战争。弱小的墨西哥不堪一击,年美军攻入墨西哥首都,不但将德克萨斯收入囊中,并迫使墨西哥割让了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共计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域。同一时期同样的故事也在西北部的俄勒冈进行,当时美国掀起了西进运动的高潮,美国东部的大量移民,穿过平原、翻过大山,进入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俄勒冈。美国开战威胁英国,英国无奈只好答应美国的要求。加上美墨战争获得的土地,年美国国土面积增长到约万平方公里。美国人选择从北极熊嘴里拔牙。由于当时的俄国内忧外患,加之白令海峡山水阻隔,俄国对远方的阿拉斯加无力控制和开发,经常受到英国从加拿大方向的威胁,阿拉斯加成了俄国人版图上的“鸡肋”。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被人侵扰,不如割而弃之。年,俄国向美国提出出售阿拉斯加,然而当时的美国正在南北战争,根本顾不上此事。但俄国人挺有耐心的,竟然耐着性子等待9年。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人以万美元,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5美元的极低价格买下了阿拉斯加,美国国土面积增长到约万平方公里。之后,美国人目光又转向大洋。在收购阿拉斯加的同一年,美国在太平洋深处占领了处在太平洋北侧航线的正中间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中途岛,年夏威夷并入,之后波多黎各、关岛、萨摩亚、维京群岛等地也被陆续并入美国,二战之后又通过托管形式,占领了北马里亚纳等群岛。美国已经从一个单纯的陆地国家成为大洋帝国,国土面积总量则达到了余万平方公里。纵观美国的“发家史”,从小鬼当家到一家独大,他们的眼里永远都盯着别人的地盘,他们的心里永远只想着侵略侵吞,他们的手段永远都是“拳头+诱惑”。更何况,他们成立之际,就没有宗谱,没有传承。流浪狗当上老大后,你不要指望它能对路人友好。二、专打“老二”的历史,使得美国有抠扳机的惯性。客观地看,美国从英国人胯下成长起来不容易,巧取豪夺,横征暴敛,版图从80万平方公里一举扩张到万平方公里;挤身世界老大宝座更不容易,世界一次、二次大战中,美国均未受到重大殃及,靠着工业生产,靠着卖枪卖炮,闷声发大财。尤其是年7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召集二战盟国巨头们在布雷顿森林小镇召开的会议,奠定了美国的世界寡头地位。这次会议,立下三条世界规矩:一是筹建新的政治体系,即成立了联合国;二是筹建新的贸易体系,即大家熟知的WTO;三是筹建新的金融货币体系,也是美国成为世界老大的决定性因素,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世界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了全世界通用和结算货币,美国一举主宰着全球的金融体系,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美国这样一个野心和侵略欲望极强的国家?坐上老大宝座的美国“专打世界老二”,第一个便从英国下狠手。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兵强马壮,盛极一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让英国实力大为增强,大英舰队打遍全球,到处都有英国的殖民地。但是美国凭借着更为宽松自由的人才环境和扶持政策,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赶超英国,成为老大。二战的时候,面对德国对整个欧洲的蹂躏以及对英国的轰炸,美国就是不出动军队。“无为而无不为,见死就是不救,”美国佬仅仅是安静地压平了枪口,就把英国给干垮了,到现在也没有翻过身来。然后是德国,德国二战前夕成为欧洲和世界强国,军事实力在欧洲绝对排在第一位,曾经强大的法国陆军在德军面前都不堪一击。但是希特勒的穷兵黩武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傲慢与偏见,使他本人和德国军队最终玩死了自己,在苏联和以美国为主导的盟军两面夹击下被击败。第三个是苏联,当时苏美同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除了政治体制、人口和科学技术差异外,其他方面两个国家之间实力相当。但是,美国绝对不允许一只坚硬的拳头陈兵家门口,这将会严重削弱它成为“球长”的野心图谋。打压、瓦解苏联已经成为美国的必选项。据撒切尔夫人透露,美国瓦解苏联用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打压和拉拢。赫鲁晓夫上台后,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并曾经发表过一份内部讲话,但赫鲁晓夫后来却把内容传到了华约国家领导的手中,希望他们可以进行好好地阅读,随后内容被以色列的摩萨德弄到了手,然后就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手中。美国在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后,承认了苏联是超级大国的事实,这是拉拢的收单,然后他们开始采取了打压,首先就是在北约国家布置了导弹,苏联也修建了柏林墙和在古巴布置了导弹。第二步,军备竞赛。当年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后,并没有丝毫示弱,而是十分强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气势,西方国家还是以守待攻。他们当时找到的应对方法就是削弱苏联的经济,知道内部问题,于是就采用了军备竞赛的手段。但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并没有被拖垮,反而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美国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越战中美国的失败,使得美国收缩了在亚洲的兵力。所以说当时这一步是失败了。第三步,寻找突破和代理。为了敲开苏联的蛋壳,美国人又找到了另外一个突破口,那就是戈尔巴乔夫。当时他们的办法就是“为当权者树立一个敌人,借力打力,乱中取胜。”于是,他们在苏联找一个反动派叶利钦,在幕后暗中操纵,支持一个叫做“人民阵线”的组织。通过买通高级官员,腐化党内肌体,挑拨党群关系,制造朝野混乱等等,最终使得苏联不攻自破,轰然倒塌。事实证明,美国的最后一步成功了。最后一个是日本。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加上此前美国对于日本经济的扶持,经济形势一发不可收拾,迅速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在汽车、芯片制造等高科技领域里超越美国。美国能容忍一个国家如此强劲的赶超自己吗?绝对不能!于是,年的那个夏天,在纽约广场饭店,日本被迫就贸易问题,签下了城下之盟——“广场协议”,经济从此一蹶不振,萎靡至今!“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中国会不会是当今美国人心中的苏联?日本?三、“火烧屁股”的焦虑,使得美国有抠扳机的冲动。我们一直致力于和平发展、和平崛起。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是我们一贯的政治主张。但是,“修昔底德陷阱”的僵化思维如刀刻般印在美国人心里。他们不会理会我们一贯的立场主张,不会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jj/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