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
澳大利亚秒拍达人DavidHohhot
在微博里发了这样一个视频:
外国人不要总抱怨中国游客
说了啥呢?一起来看↓↓
中国的发展之迅速,让世界都嫉妒~
外国人都在羡慕中国,而你还不知道,
赶紧来看看这些令人羡慕的地方吧~
羡慕一:原来不带钱包也能生活年4月,CNN记者在北京体验了一天不带钱包的生活。实验结果是:非常轻松,非常方便。
要知道,很多小伙伴一直如此哦!曾经的出门“身手钥钱”,好像可以免去“钱”了呢~
记者从早餐开始,全天24小时用电子钱包生活。小到街头小贩,大到商业连锁店,只需扫一扫,让记者大呼神奇!
而记者表示,在美国,你必须永远带着信用卡。你可以写支票支付房租,并在网上支付大部分账单。而在中国很多大城市生活,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搞定一切,不用担心纸币受损、丢失,有电子发票,可以自动记录各种消费行为……钱包完全没有必要啦~
如何不带钱过一天?!请注意,这不是生存挑战,而是我们的现实生活。
羡慕二:原来路边就能招手拦出租
美国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与中国的交通状况不同,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不甚发达。以洛杉矶为例,虽然这里有公交和地铁,但是远不及国内方便快捷。要说叫个出租车吧,恐怕除了纽约的yellowcab,走在路上几乎看不见什么出租车。在这里,人们更多的是驾车出行。
有同学就深深地被美国公共交通伤害过:
感恩节去波士顿找同学玩耍,住在她宿舍,回来的时候做他们学校的shuttlebus去地铁站,再坐地铁去车站。本来提前出门的,结果!shuttlebus因为比时间表上的时刻晚了,就干脆甩了我们那站没有停!我只好在新英格兰地区的邪风中走去地铁站!
到了地铁站他们说地铁这站不开了!要把我们用shuttlebus送去另外一个站!没办法只好坐shuttlebus,可是路上堵车啊!又耽误了很久啊!最后导致我差两分钟没赶上大巴啊!
在中国,除了公共交通很便捷,我们还拥有世界上最牛的高铁系统!中国高铁,总理为我代言~
羡慕三:原来中国菜这么好吃!
很多外国人去中国之前,认为中国菜就是这样的。
结果到中国发现原来……这么诱人!色香味俱全!
英国群众表示很羡慕,因为毕竟英国菜一直被称为美食界的一股泥石流……
更要命的是,中国有一种调料叫老干妈!还有:卫龙辣条!当年辣条曾经一度刷了微博的屏。各路学生们纷纷上传了自己在教室里请外教吃辣条的场景。
歪果仁有多爱老干妈?来看看网友怎么说:
A:隔壁实验室的哥们儿不仅喜欢吃老干妈,他还喜欢吃经典路边摊菜:老干妈蛋炒饭!
虽然这边店里面做的没有路边摊那种感觉,但是摸着良心说,还算正宗。关键是那哥们儿每次吃都要来一句,IloveLaoGanMa。没错他就是这么叫的。
B:我的意大利室友对我在不经意间分给他吃的老干妈念念不忘,深情地说:"OH,thisismylady!"然后从此管老干妈叫"myladysauce",还要问我说:"myladyishot,right?"
C:“第一次认识我太太的时候,她常常从一个带有老太太照片的罐子里取出一勺红酱料吃。我闻了一次,感觉很辣。我不太喜欢。她告诉我“你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
但是呢,我现在每天早上把老干妈放我的鸡蛋上。我也把它混和大蒜来蘸自己做的饺子。今天,我把老干妈混和猪肉、西兰花、青椒来做有点辣的菜。有的时候我也会吃豆豉味道的老干妈(我最喜欢的)。
我认为,当你和中国女人结婚的时候,等于娶两女人:你的未婚妻和陶华碧。”
羡慕四:原来你们有这么多APP!
年中国约有17万开发者上传了新App,新增约47.6万新应用。这些应用遍布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有相应的app可供下载使用。这些app不仅吸引着中国人使用,现在很多的外国人也喜欢用中国app。
在美国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中,Musical.ly是当之无愧的最红主流社交App之一,用户通过上传自己的音乐录影表演在平台上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一年多时间里,这个平台已经产生了粉丝数量超过万的超级用户!
你知道吗?这款app是由一个纯中国创始团队,用两年时间在与美国太平洋之隔的上海创造出来。
美国最受欢迎的晨间节目《今日美国》对Musical.ly进行了系列报道,并发起了《今日美国》Musical.ly视频挑战赛。
中国的哪些APP最受他们喜爱呢?
米其林来自太平洋岛国萨摩亚,来到中国已3年。在她的手机里,有好几款外卖App。“在中国,我经常用美团和饿了么,里面有各种店铺和菜品,直接选就行。”米其林说。回国休假,她感觉到没有外卖软件的不便。“在我们国家,通常都是直接拨打饭店的电话,由饭店派快递员送过来。虽然速度不慢,但选择不同饭店里的不同菜品真是一件费时的事。”
来自阿根廷的阿萨莫拉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交换生。“我使用滴滴打车后,就再不愿意招手打车了。”阿萨莫拉说。在阿根廷打车软件刚刚兴起,普及率不高。
来自马来西亚的李祖毅,回国前想买一套汉服。中国朋友让他上淘宝看看。很便宜,还包邮。
西亚的李祖毅,回国前想买一套汉服。中国朋友让他上淘宝看看。很便宜,还包邮。
羡慕五:原来你们盖楼都论小时计算!
年前北京三元桥大修,43小时完工,震惊国外网友。
这个置换工程,运用千吨级驮运架一体机实现了吨桥梁整体换梁,创造了大吨位整体换梁新技术的国际范例。
同样的市政建设,今年1月,湖南长沙仅用10小时就建成74米超高性能混凝土大桥。头天开工,次日通车什么的,在我们这不叫事儿。
再往前几个月,中国建筑工人在长沙缔造了19天盖57层高楼的神话,西方记者一开始还以为是假新闻……
不要以为中国建筑光图快不重质量。菲迪克(FIDIC)晓得伐?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这个机构每年都会办法“菲迪克杰出项目奖”,分量多重呢?
相当于国际工程项目领域的诺贝尔奖。
今年的菲迪克杰出项目奖评选揭晓,中国再获世界第一,连续4年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但中国并不是一向都这么吊。年龄稍微大点的朋友都知道,这些年中国建筑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80年代北京修国贸一期的时候,完全是外方的包工队;年建二期时,开始和国外承包商有所分工;年建三期时,完全把控所有资源、真正当总承包商了。
具有了强大的施工能力后,中国建设队开始远渡重洋,把中国制造的“金名片”发向海外各国。
巴西里约热内卢地铁4号线的“奥运地铁”,中国中车造的。
斯里兰卡卡鲁干葛大坝,中国水电十四局造的。
苏丹鲁法大桥和杜埃姆大桥,保利和中铁十八局造的。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52.37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则达到40.91万人。
以前“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是不少梦想出国者的执念,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虽然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发展的路上有很多荆棘需要劈除,但不妄自尊大,也无需妄自菲薄。
相信未来的一天,你会骄傲地说:“中国的月亮也挺圆!”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唐嘉宁
长按爱心指纹,识别全国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援助青少年白癜风临床诊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ly/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