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摩亚 >> 萨摩亚签证 >> 正文 >> 正文

专题聚焦吕桂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太平

来源:萨摩亚 时间:2022/6/19

吕桂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太平洋岛国”是一个专有名词,在我国虽被冠以岛国之名,但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概念,在国外常常被称为“太平洋岛屿”(Pacificislands)。对于太平洋岛国,虽然国内学者在具体概念表述上尚有些微差异,但是对于其核心地理范围的认知基本一致,都认为太平洋岛国是指大洋洲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已经独立的14个太平洋岛国及英、法、澳、新等西方国家在这一地区的属地及岛屿。这一地区位于亚洲通往美洲、南极通往北极的交通要冲,又地处美国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核心地带,同时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我国十分重视与太平洋岛国发展关系。年11月5日与斐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我国又陆续与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瓦努阿图、纽埃、库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基里巴斯和所罗门群岛这9个太平洋岛国建交,目前共计10个已独立太平洋岛国与我建交或“复交”。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迅速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频繁,高层往来日益密切。年和年,习近平主席分别对太平洋岛国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了国事访问,更加推动了双方关系再上新台阶,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年6月,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此后,其余9个建交太平洋岛国也陆续与我国签署备忘录,10个建交太平洋岛国都已成为我“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建伙伴。

随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发展,太平洋岛国研究在我国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太平洋岛国研究是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研究之一,该研究的兴起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蓬勃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反之,太平洋岛国研究的不断深化,也有助于中国对太平洋岛国和小岛屿国家的了解走向深入,推动我国与太平洋岛国和小岛屿国家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南南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推进,我国太平洋岛国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挑战中发展是该研究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概况

客观而言,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十分薄弱。虽然出现了一些与太平洋岛国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多属于知识性和介绍性的文章和书籍。国内也没有专门从事太平洋岛国研究的专家学者。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太平洋岛国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及特点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已经开始出现与太平洋岛国研究相关的成果,但主要是一般性或彰显太平洋岛国争取民族独立和反霸斗争的文章。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开始建交,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双方友好往来与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文章、内部发行的书籍,以及译文译著。

1.知识性、介绍性成果为主

(1)知识性介绍类成果。(2)太平洋岛国争取民族独立和反霸斗争的成果。(3)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友好关系的成果。

2.少量的译文和译著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出现了少许与太平洋岛国相关的译文和译著,不过因各种原因,其中的不少译著并没有公开发行,只是作为内部读物参阅。就研究机构而言,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尚未出现专门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机构,相关研究主要由国内从事世界史特别是大洋洲和东南亚研究的学者承担,但他们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较为少见。

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太平洋岛国的认知与今天并不完全相同,也没有明确的太平洋岛国的概念。我国对太平洋岛国的研究,主要基于对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支持和反霸斗争的需要。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太平洋岛国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太平洋岛国研究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方面与太平洋岛国自身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及对外政策有关。

1.经济地理原因

太平洋岛国距离我国较为遥远,多居于太平洋深处,与我国往来多有不便。就经济方面而言,我国当时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易十分有限。而太平洋岛国或刚刚获得独立,或尚处于西方大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还不能支撑大规模对外贸易,仅有的对外贸易对象主要限于原宗主国或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并没有与我国进行贸易的迫切需求。

2.太平洋岛国自身因素

(1)在诸太平洋岛国中,除巴布亚新几内亚外,其他岛国普遍领土较小、人口较少,资源相对匮乏。除旅游资源、渔业资源和少数岛国拥有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外,其它资源都较为有限,对外贸易相对难以发展。(2)只有部分岛国获得完全独立,其余仍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国防、外交由其协助。(3)太平洋岛国的国际影响力较为有限,难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3.我国与太平洋岛国的联系较为有限

近代时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居民已经与诸太平洋岛国有了不同程度的交往,也有少数华人移居太平洋岛国,但总体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与太平洋岛国的联系仍然较为有限。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使得这一时期我国对太平洋岛国的研究十分有限。不过,这些有限的研究为改革开放后太平洋岛国研究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应予以充分肯定。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太平洋岛国研究的新进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扩大、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走向深入。在这一时期,除太平洋岛国词条被纳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外,我国太平洋岛国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重点日益集中,成果形式日益丰富,人才培养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同时,学术研究与服务国家和社会相结合,助力国家发展。

(一)太平洋岛国词条被纳入《中国大百科全书》

《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与太平洋岛国相关的词条达到33条。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已经独立的14个太平洋岛国和法国在太平洋上的两个海外属地全部在列。

(二)太平洋岛国研究的成果形式日益丰富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外研究成果的陆续引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持续发展,以及学者们外语能力的不断提高,太平洋岛国成果形式日益丰富。首先,在一般介绍性文章的基础上,各种专题类书籍陆续出版发行。其次,图鉴和图谱类成果开始出现。第三,以太平洋岛国为研究对象的系列文章陆续问世,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世界知识》刊发的系列文章。第四,有关太平洋岛国的译著日益丰富。最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太平洋岛国研究,硕博论文层出叠现。

(三)太平洋岛国的政治、外交、经贸、气候变化和海洋治理研究等日益得到重视

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太平洋岛国的研究领域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南)太平洋区域合作与地区主义、太平洋岛国政治与外交(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太平洋岛国的经济与贸易、大国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气候变化与海洋治理等领域。此外,学者们也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qz/10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