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摩亚 >> 萨摩亚经济 >> 正文 >> 正文

警报浙江省首次确诊一例寨卡病毒感染病

来源:萨摩亚 时间:2021/8/13
导语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月19日通报,我省首次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资料图

患者,男,38岁,义乌市人,年2月2日起程赴斐济和萨摩亚旅游(斐济和萨摩亚为疫情发生国),2月15日返回义乌市。

患者自诉在回国途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畏寒等症状,在萨摩亚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省卫生计生委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患者入境时健康检疫、检验的相关信息通报,立即组织开展应对工作,将患者转运至义乌市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2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标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目前,医院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病情已明显好转。省卫生计生委按照寨卡病毒病防控相关要求和诊疗方案,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专家,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隔离治疗、宣传教育、风险评估等工作,加大疫情和蚊媒密度监测力度,切实防范疫情扩散蔓延。

专家们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目前我省正值冬末春初,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民众无需恐慌。

专家特别提醒:当前南美等地国家流行寨卡病毒病,公众如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孕妇及计划怀孕女性近期要慎重考虑前往发生疫情国家和地区。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

链接——寨卡病毒

白纹伊蚊资料图(来源于网络)

日前,美洲多个国家发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输入病例报告。

我国江西和广东也相继出现了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两名患者都是从委内瑞拉入境后被确诊的。经治疗,江西患者已痊愈出院,广东的患者病情好转。

据相关报道,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

症状持续2至7天缓解,愈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寨卡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伊蚊,传播效率最高的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via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楚天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大家注意了!切记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出去玩也要当心哦!记住了就点个大拇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jj/90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