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说:“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疫情使我们更能切身体会社会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商务印书馆在抗疫期间免费开放了六本汉译名著的名家导读视频↓↓↓①李强讲授:密尔的不朽经典《论自由》②时殷弘讲授:德国史学界泰斗迈内克关于“国家理由”的巨著《马基雅维里主义》③时殷弘讲授: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名著《战争论》④郑戈讲授:20世纪新自然法学代表人物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⑤渠敬东讲授: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代表作《自杀论》⑥张举文讲授:民俗学大师范热内普的杰作《过渡礼仪》可下载客户端看视频导读
1.《论自由》约翰·密尔,19世纪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论自由》是他的代表作。书中以功利主义为基础,阐明了“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在探讨社会对个人权威的限度时,密尔把个人的行为划分为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每个人都是对自己的个人福祉关切最深的人,每个人都是自己身心的主权者,而社会和一个政府能够制止个人行为的唯一依据,就是防止个人行为侵害他人或者侵害社会。
名师简介:
李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任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著有:《自由主义》《群己论识》等书,译有西方政治学著作若干部。
2.《马基雅维里主义》本书是德国史学泰斗、历史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的重要代表著作,“马基雅维里主义”就是权势政治、政治现实主义的代名词,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为了“国家理由”,即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做的事,需要在道德上做出牺牲,以达到现实目的。迈内克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学说的流变,他力图表明,国家作为行为体,“倾向于获取权势,犹如人倾向于获取营养”,在一切按照“国家理由”的行为之后,有着“不顾一切代价的安全和自保追求”,国家终究“受制于生存斗争的自然法则”。
名师简介: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与国家方略》《新趋势·新格局·新规范》等书,译有《马基雅维里主义》《战争论》《遏制战略》等书。
3.《战争论》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者,《战争论》是他的不朽名篇。他先后研究了-年间的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亲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大量著作成品和手稿,在他去世后由其夫人整理出版,计十卷。其中前三卷以军事理论为主,对战争进行了深刻全面而系统的审视,在战争的性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要素的作用、武装力量、进攻与防御等许多方面都有精辟论述,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其影响代代相传。
4.《法律的道德性》朗·富勒是二战后新自然法学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律的道德性》是富勒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的法理学经典。在本书中,富勒采用了自然法的研究方法和寓言式的写作形式,借助雷克斯王的寓言推演出了构成“法律的内在道德”的八项原则;借助木匠和投毒者的寓言回应了哈特等法律实证主义者的批评;借助“水官”寓言来说明了他的一个核心命题:法律不是一套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基于并进而塑造人与人互惠关系的规则系统;借助“洞穴探险者奇案”这个法理学领域经典的虚构案例探讨了人类的一些基本道德困境以及法律在解决这些困境中的作用。
名师简介:
郑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和法理学。著有《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译有《法律的道德性》《公法和政治理论》《公法的变迁》等书。
5.《自杀论》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被誉为社会学三大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自杀论》是西方社会学经典。在19世纪末西方社会普遍陷入一种被称为“世纪末情绪”的虚无精神状态时,涂尔干在人文和社会科学中第一次提出作为社会现象的自杀,并试图用自杀的分布和自杀率的变化去反思自杀的根本原因。他提出个人的天性、人与人的联合方式以及突发性的政治、经济和家庭危机所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影响自杀和自杀率的最重要因素。《自杀论》所讨论的虽然是个体决定自己最终命运的极端的自杀现象,但涂尔干毕其一生努力得到的结论是:只有那些最为社会的人才是最为个体化的人;只有真正的社会才能成就真正的个人。
名师简介: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著有《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教育》等书。
6.《过渡礼仪》阿诺尔德·范热内普是法国民族志学创始人、民俗学大师。《过渡礼仪》是其代表作。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是对“过渡礼仪”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无论是个体在一生中还是群体在生存发展中,在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地位上都时时经历着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特别是在两个精神世界,或者说平凡世界与神圣或宗教世界之间的过渡。在这些过渡进程中,为了解释对人生和自然的疑问,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行为方式。本书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ixizq.com/smymj/5127.html